近幾年我國老年癡呆發病人數越來越多,有接近40%左右的老年人均出現了老年癡呆的表現,作為老年人群中常見的老年疾病,很多老年人都陷入無盡的恐慌和擔憂中。
老年癡呆癥又叫“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呈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憶、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
阿爾茲海默癥是老年期間最為常見的一種癡呆癥類型,這種癥狀占據50~70%。那么哪類人最容易在老了之后容易得老年癡呆癥呢?
01、有家族史的人
有研究發現,家族中有人患上老年癡呆癥可能會增加個體罹患該疾病的風險。這是由于老年癡呆癥與遺傳因素有關,具體來說是一種顯性遺傳的多基因疾病。
因此,如果一個人的近親中有患者,那么他自己患上老年癡呆癥的風險可能會比一般人高出約4倍左右。
當然,并非每個家族中都會出現老年癡呆癥的情況,而且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對疾病的發生起到一定的影響。
02、長期抑郁寡歡的人
我們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不順心的時候,如果長期處于抑郁和負面情緒中,這不僅會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還可能增加患上老年癡呆癥的風險。
長期的情緒低落和抑郁會導致身心健康的不穩定,也可能對大腦功能造成負面影響。自我苦悶和沮喪的狀態可能讓我們陷入一種消極的循環中,影響思維的清晰度和反應能力,甚至影響記憶力。久而久之,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上老年癡呆癥的風險。
03、不愛動腦的人
老年癡呆癥主要是由于大腦功能下降或大腦萎縮引起的。因此,保持大腦活力非常重要。
常言道,生命在于運動,而我們的大腦也需要得到適當的'運動'。如果我們平時不愿動腦、不思考問題、不學習新知識,那么我們的思維速度可能會變得緩慢,我們也可能會變得'愚笨'。
這樣,大腦就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和運動,功能下降和萎縮的風險就增加了,從而導致罹患老年癡呆癥的可能性增加。
04、作息不規律的老年人
長期熬夜不睡覺,睡眠質量不足,或經常失眠多夢睡不著覺的老年人,大腦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增加日后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05、喜歡獨處的人
長時間獨處,會使人感到孤獨,與外界溝通變少,不愿與他人說話交流,喜歡獨自完成自己的事的,此類老年人會逐漸養成孤僻的性格,大腦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調理,也會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老年癡呆發病后,會出現哪些癥狀?
1.記憶力下降。忘記重要的日期、事件、人名或重復相同的問題,初期主要是短期記憶受損,隨著病情進展,長期記憶也可能受到影響。
2.語言障礙:出現語言表達困難、說話含糊不清或無法理解別人的語言。
3.空間定向能力減弱:迷路或失去對環境的方向感,甚至在熟悉的地方也會感到迷茫。
4.行為和情緒變化:出現情緒波動、易怒、焦慮、抑郁等行為和情感問題。他們可能變得易激動、孤僻或表現出沖動行為。
5.失去日常生活技能: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能逐漸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無法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如穿衣、洗澡、進食等。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
1、堅持運動,定期進行身體活動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或騎自行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氧氣供應,并有助于維持神經元連接的健康狀態。
2、活動雙手,活動雙手可以減少腦部衰老這種狀況的出現。
3、多動腦,老年人一定要多動腦,經常性思考問題或者是多看書,可以保證患者的大腦處于活躍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4、積極進行社交活動,對大腦健康有益。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加入興趣小組或志愿者組織,可以幫助促進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
注:以上為健康科普內容,如有此類癥狀需要調理的,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辨證指導下應用,切勿擅服用,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