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慢性鼻炎
偏方1:大蒜貼涌泉穴;
偏方2:黃芪3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堅持1個月。
慢性鼻炎是因全身、局部或職業環境等因素引起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癥。單純性鼻炎表現為鼻塞,多涕;慢性肥厚性鼻炎表現為眼中的鼻塞,鼻涕不多但較為黏稠。慢性鼻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嚴重的會影響嗅覺功能。
裴女士一直患有慢性鼻炎,但她卻不知道。最近,裴女士總被家人抱怨做菜的時候醋放得太多,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嗅覺出了小問題。通過詢問我得知,裴女士是教師,在三尺講臺上已經站了十數年了,平日里都是兩袖粉筆灰。我初步斷定,裴女士患的是慢性肥厚性鼻炎。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鼻腔血管神經調節功能障礙,過敏和激素的影響或粉塵、氣候等因素引起的,以鼻黏膜肥厚、鼻甲腫脹為特征的慢性鼻炎。
裴女士常年吸入粉筆灰,使得其鼻腔黏膜遭到破壞,出現腫脹、杯狀細胞增多、小血管增生等現象,這些改變使鼻黏膜長期肥厚。由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沒有較多的鼻涕,所以沒有引起裴女士的注意。
我告訴裴女士,可以大蒜切成片,晚上休息時貼在雙腳的涌泉穴上,長期堅持就能治好病癥。大蒜能夠溫中行滯,《本草綱目》記載,大蒜“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氣,消癰腫”。
涌泉穴是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第3趾的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的穴位,是腎經的首要穴位,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主治精力減退、失眠、過敏性鼻炎、腎臟病、咽喉痛、失音、舌干等疾病。
古波斯人很早就發現,大蒜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通過用大蒜貼足底涌泉穴,可以通過刺激穴位達到治療鼻炎的效果。
另有一個服用的藥方,可以和上面貼穴的方子一同使用。黃芪30 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堅持1個月。中醫認為,慢性鼻炎是因為人體肺脾氣虛,受到風寒或風熱感染而引起的。黃芪是常用的滋補藥物,性甘溫,能補中益氣,對于瘡癰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本草備要》稱黃芪“瀉陰火,解肌熱,通三焦”,可以“排膿”。此外,藥理研究發現,黃芪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對多種病菌有抑制作用。粳米是食療藥膳的主要原料,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食物本草會纂》稱粳米“和五臟,補脾氣”,食用這味藥可以通過補氣養脾達到治療慢性鼻炎的目的。
兩個月后,裴女士前來復診,其鼻炎癥狀已經基本好轉。鼻腔內的異物明顯減少,鼻黏膜增生的情況也好轉了,嗅覺恢復到了之前的水平。由于慢性鼻炎需要耐心治療,我建議裴女士繼續服用藥方,直到徹底祛除病根。
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鼻腔,如果是慢性鼻炎的患者,尤其是流涕較多的人,一定要注意保護鼻子。除了有效的治療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預防感冒。鼻腔有異物的時候,不要用力擤鼻涕,而應該堵住一側鼻孔擤盡另一側的鼻腔異物。如果患有急性鼻炎或是鼻腔畸形,一定要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