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指連心。手指在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可謂是舉足輕重!
但是,你知道嗎?手指也是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是特別的好,那么手指就會給我們一些暗示。
例如手指發麻!手指發麻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很多人覺得手指發麻沒什么大不了的,可能就是長時間敲鍵盤玩手機,造成的勞累。也有可能只是短暫性的手部肌肉僵硬等。
其實,手指經常性的發麻可能是許多疾病發生的前兆,這些我們都不能大意。
手指發麻具體是什么?
中醫上講,麻者,非痛非癢,肌肉內如有蟲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則痛癢不知,真氣不能運及,如木厚之感。
手指的感覺神經是由頸段脊髓分出神經根,在頸腋部組成臂叢神經,再分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等通過上臂和前臂,成為未梢神經分布到手和手指。
當這些部位的神經發生損傷、炎癥、腫瘤、受壓等,引起感覺異常時就會出現手指發麻。
手指發麻對人體會產生什么危害?
手指麻木是肢體運動神經受損的一種獨立性疾病。
大多是由于中風偏癱、糖尿病、神經炎以及頸椎病、腰椎病等引起,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壓迫運動纖,致使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受損,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出現手腳麻木。
嚴重者可發展為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等慘痛癥狀。
手指發麻,是9種疾病的征兆
1. 中風
中風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眩暈、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癥狀。
手指麻脹是其中的癥狀一種,但是同時還會伴有胳膊和其他部位的麻木。
2. 頸椎病
由于頸椎病是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脊椎神經根可能受壓、牽拉和刺激,致使手指麻木、發脹。
表現為橈側或尺側,或五個手指一起麻脹,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現象。麻木多出現在手指和前臂。
手指及前臂的感覺減退,少數出現感覺過敏區,往往為病變節段受刺激引起。
3.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又稱一過性腦缺血或“小中風”的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癥。
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晚上睡覺時血流相對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一過性腦缺血而引起單側手指發麻。
4. 糖尿病
糖尿病會引起多種的并發癥,如果周圍神經發生病變,就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癥狀。
5. 風濕性關節炎
手指發脹是其早期表現之一,如同時伴有關節腫痛,則更有這種可能。
如伴有臉皮、手指皮膚發硬,則可能是硬皮病。
6. 末梢神經炎
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則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添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即可。
7. 慢性酒精中毒
對于一些經常喝酒的人來說,如果出現手掌發麻,就預示著慢性酒精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干預,就有可能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障礙,甚至不可逆轉的疾病損害。
如慢性消化道炎和潰瘍、酒精中毒性心肌炎、脂肪肝或肝硬化、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或腦萎縮。
8. 手機肘
當人們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時,手肘部彎曲程度往往超過90度,長時間保持通過姿勢使得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壓或牽伸。
會導致無名指和小手指發麻變成“爪形手”,或者拇指不能對掌,拇指和食指對指無力。手指不能分開與并攏現象,導致手指發麻無力。
9. 腕管綜合征
它又稱腕管狹窄癥,是指腕部外傷、骨折、脫位、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管內肌健腫脹,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
或腕骨退變增生,使管腔內周徑縮小,從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癥。
手指發麻可能是上述病情引起的,如果我們有任何一種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要耽誤病情。
如何預防手指發麻
對于預防手指發麻,我們平時需要多活動身體,如果沒有條件做整體的活動的話,也可以增加手部的活動量,防治手指發麻。
1. 盡可能雙手并用
根據左腦支配右半身,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理論,總是使用一只手只能刺激支配該手的一側腦子。
左腦優勢的人,應該加強左手和左側身體的使用,以激發右腦的潛能,平衡左右腦的關系,使其協調發展。
因此,喜歡用右手的人要多鍛煉左手,如用左手提物、練習左手寫字、左手干活等,愛用左手的人應該鍛煉右手。
2. 增強批判節的柔韌性
這對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有益。如伸屈手指、懸肘寫字作畫等。
3. 鍛煉皮膚的敏感性
皮膚觸覺不敏感就意味著大腦感覺中樞的遲鈍,所以應該讓手指經常接受冷熱刺激。
手指發麻的按摩方法
對于手指發麻,我們平時除了多做一些運動增加手指的靈活性,無極君也為大家介紹幾個手指按摩的方法,每天按一按,可有效緩解病情。
1. 捏壓捻揉內外勞宮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手心勞宮(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壓左手背外勞宮(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0.5寸)。
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捻揉一松2-3分鐘;再換用左手捏壓捻揉內外勞宮2-3分鐘。
2. 捏壓十宣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雙手共10穴)。兩手交換,一手拇食指岔開,一指一指挨著捏壓兩側,10指共捏2-3分鐘。
3. 叉擊八邪
八邪(在十指第一至第五指縫端,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兩手共8穴)。
兩手十指張開,手心向內,兩手同時用力互擊手丫,一撞擊一撥開,連續不斷反復擊2-3分鐘。
4. 捏壓按揉內外關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右拇指按壓左腕內關(在腕橫紋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壓左腕背外關(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右手拇食指齊用力,一捏壓按揉一松1-2分鐘,再換左手捏壓按揉右手內外關1-2分鐘。
中醫認為,氣血乃是人之根本,《素問·調經論》中記載:“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和血關系著臟腑機能的運行和身體的健康。
氣血不足,寒氣阻滯,血脈不通,氣血不能儒養經絡等都是手指麻木的基礎病因。
如果我們要想真正的壯大氣血,疏通經絡才是最關鍵的,經絡不通,就好比道路擁擠,補進身體里的東西不能被氣血運輸到全身,進而身體得不到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