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29日評論《頻發少女失聯案須警惕的社會現實》,讀后深有同感。現實中,類似悲劇不止于此,只不過沒有被媒體報道而少人關注。僅我所知,我老家和我現在的打工地,都曾發生過“少女失聯”事件。面對頻發的少女失聯案,人們在反思:如何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思想決定行動,只有具備高度的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將自我保護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可見,避免“少女失聯案”的悲劇重演,最為關鍵一環是,女性尤其是女學生,需要有高度的自我保護意識。這一環的關鍵性在于,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只有本人能夠完成。
顯然,當下提升女性尤其是女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亟待引起全社會重視的現實問題。如何提升?教育是核心。這里的教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眾所周知,自我保護的范疇不僅僅是外出須結伴出行、選擇正規的交通工具、網上交友須慎重,還包含生命、心理、安全等諸多內容。也因此,提升自我保護意識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成人,必須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相關教育。
讓孩子接受科學、系統的自我保護教育,絕不能靠“少女失聯案”來重復警醒,唯有從根本上改革現行應試教育制度,使素質教育落到學習、考試、升學的每一個環節,將自我保護教育當做語文、數學等基礎課程一樣,才能讓家長、學校和學生都重視。當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都接受科學、系統的自我保護教育,自我保護意識自然會越來越強。(孫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