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2章——27薛濤《送友人》

?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薛濤《送友人》)

    ——掃眉才女,落寞一生

《送友人》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

離夢杳如關塞長。

    薛濤(約公元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

    女詩人幼年隨父親流寓成都,父親死后,家庭十分貧困,十六歲墮入樂籍,脫樂籍后終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據《名媛詩歸》說:“濤八九歲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愀然久之。”父親聽了之后,非常驚訝于女兒的才華,但更覺得這是不祥之兆,“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不是典型的交際花的暗語嗎,雖然當時沒有這個說法,父親作為最親近的人,也怕女兒淪為迎來送往的風塵女子,冥冥之中的一點擔心而已吧。然而,造化弄人,世事難料。父親薛鄖因虧空錢糧,抑郁而終,她則受牽連被沒入樂籍,成為官妓。薛濤十六歲時,詩名已遐邇皆聞,更因其頗具姿色,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迫于生計,薛濤墮入樂籍(賣藝不賣身,類似現代文工團的演員,不過那時地位比較低下),在當時頗具名氣。

    唐德宗貞元年間,著名將領韋皋被朝廷任命為四川節度使,鎮守巴蜀之地。新官到任,又是長官,自然免不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在一次宴會上,薛濤作為侍宴樂工與韋皋第一次碰面。蜀中官員貼近韋皋說道:“這就是薛濤,色藝俱佳,尤善詩文,大人可當面考她一考”。韋皋哈哈一笑,對薛濤說:“聽聞你善長詩書,今日可否當眾賦詩,也一展你的才華豐姿。”薛濤忙自謙道:“賤女才淺學疏,既無高門就讀,又無名師點撥,在眾位大人面前實不敢賣弄,不過大人如若不棄,我愿試上一試,請大人命題吧。”此時庭前正有一株盛開的牡丹,韋皋說:“就以此牡丹為題吧。”薛濤略作沉吟,而后輕挽素袖,輕舞玉手,鋪紙潤筆,一首詠“牡丹”一揮而就: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時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的,不悟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詩人寫牡丹從去年暮春的牡丹開篇,去年春天,牡丹花開得特別熱鬧,但暮春的來臨依然凋零了牡丹花的熱情。牡丹花的花期究竟敵不過暮春的到來。只一個“怨”字,把離情說得令人心痛。后一句“因何重有武陵期”用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及傳說中的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來說看到牡丹二度重開的欣喜。末一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詩人愛牡丹之深,在相會的短暫歡愉過后平靜下來,再默默無語顯然不夠。就想在欄邊安枕席,倚著枕頭,沐著清幽的月光,敘相思之苦,中間一個閑字表達詩人在相聚后的恬淡、怡然。來日方長,再苦的別離也已熬到頭了,以后的日子就是長相廝守,其中“閑”字包含無限愜意。薛濤邊書邊誦,吟詠一停,在場的文人雅士無不拍手叫絕。韋皋雖是一員武將,但也頗通文墨,深深地被女詩人的才氣和處境所打動。于是就將薛濤留在了幕府之內。

    韋皋對薛濤相待甚厚,給予了非常好的照顧,所以在這段時間里,薛濤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有長足的進步。韋皋也因為得到薛濤這位才貌雙全的名妓而頗為得意。一次,身為太子校書的劉禹錫到成都來謁訪杜甫草堂,劉禹錫對薛濤的詩才已有耳聞,特別是見到她的《牡丹》詩之后,更是見之若渴,特地到韋皋府上拜訪,求一睹薛濤之芳容。薛濤也久慕劉禹錫的詩名,且這次劉禹錫又是過路,不能久留,更增加了薛劉之間的惋惜之情,于是薛濤在宴會上當即賦“七律”一首,這就是本文開篇提及的《送友人》。

    “蒹蒹蒼蒼,白露為霜”,在這“悲哉秋之為光”的季節,相迎卻又是送別難得相見的友人,當是格外難堪。蒹葭與山色共蒼蒼的景象,令人凜然生寒。《詩經·蒹葭》中那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意境,隱喻其間。“千里自今夕”使人聯想到“千里佳期一夕休”、“隔千里兮共明月”等名句,表現出相思情意的深邃與執著。“關塞”之“長”,使“夢”都難以度越,更何況“離夢杳如(杳如黃鶴)”了,江相聚又離別之情推向更高之巔……當時劉禹錫讀后,不由得為之扶案稱妙:“薛校書實為一代才女,今得相會真是三生有幸。”

    薛濤的才華驚艷古今,但是個人的幸福卻沒有因才華出眾而有絲毫改變,也許自她沒入樂籍那一天就注定了她一生的落寞孤苦。當然她的情感生活也不是古井無波,這里不得不提到我們的大詩人元稹。薛濤與元稹算是一見鐘情。當時薛濤三十八歲,而元稹小薛濤十一歲。當時薛濤在詩壇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無緣一面。直到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任監察御史,奉使按察兩川,才有機會托人與薛濤相識。三十八歲的薛濤,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備,雖不復當年那樣花樣貌美,但也風韻猶存,深深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見如故,共同賦詩吟詞,好不愜意。已近不惑之年的薛濤,對迎來送往的詩妓生涯早已頗感厭倦,見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許之意。她還作過一首詩《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表達了她追求真情摯愛愿與元稹雙宿雙飛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纏綿繾綣的情感,卻因數月后元稹離蜀返京,從此天涯兩分而告終。薛濤在《贈遠》詩中是這樣描繪的:“知君未轉秦關騎,日照千門掩袖啼。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大約兩人分手之際,元稹曾答應過了卻公事之后,會再來成都與薛濤團聚。但世事難測,實際情形并不如約定的那樣,元稹后來仕途坎坷,官無定所,在后來頻繁的調動之中,原本比薛濤年輕的元稹,自然不能堅守愛情,加之唐代官吏與妓女交往并無禁令,元之移情別戀,也就在所難免。盡管分手之后,兩人也還保持文墨往來,但元稹似乎只是應付,并非如當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濤只有遠望長安,掩袖悲嘆,像所有盼望丈夫歸來的妻子,在月缺月圓的時候,登樓寄托一份懷舊的哀思。兩人也許算得一段佳話;但從薛濤個人的角度來說,卻是一幕遙遠凄清的回憶。最終,元稹52歲時,在武昌得病暴亡。第二年,終身未嫁的薛濤也跟著郁郁而終,終身未嫁,時年64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間錦書,雁字無回:唐朝女才子薛濤的紅塵絕唱
薛濤詩歌研究
薛濤: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唐代美女詩人的一首送別詩,巧妙之極,句句模仿,卻絲毫不漏痕跡
薛濤: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丨一日一詩
古詩詞日歷 | 薛濤《送友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塔河县| 长兴县| 江安县| SHOW| 永顺县| 法库县| 金阳县| 侯马市| 景德镇市| 达尔| 濮阳市| 长顺县| 沈阳市| 珲春市| 遂溪县| 泽普县| 容城县| 林口县| 南丰县| 兴仁县| 当雄县| 沙雅县| 迭部县| 常熟市| 章丘市| 龙江县| 南昌市| 商城县| 邹平县| 含山县| 营口市| 乌拉特后旗| 明溪县| 和顺县| 潼南县| 丰顺县| 濮阳县| 和平区| 伊宁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