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又稱花旗參.為五加科植物的根。原產于美國和加拿大,和人參是同一個屬種,主要成分是人參皂甙。中國北京懷柔與長白山等地也有種植。西洋參是一種補而不燥、男女老少皆宜的高檔保健品,
西洋參性寒,味苦、微甘,肺、心、腎、脾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功效。主要成分: 人參皂甙、揮發油、蛋白質、氨基酸、多糖、核酸、肽類、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主要功效:補益元氣、養陰,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內熱,虛熱煩倦,口燥喉干。據《本草從新》記載:“西洋參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F代醫學研究證明,西洋參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休克、提高思維能力、改善記憶,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調節內分泌、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癌細胞生長等作用。
”
一、 西洋參有這么多吃法你知道嗎?
1、煮服法
取西洋參切片6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5分鐘左右,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西洋參蜜棗茶:
材料: 西洋參10克切片,大棗10個、枸杞10克
做法:將西洋參放入悶鍋燉,待水滾后將蜜棗放入,用中火煲即可,放入枸杞,煮30分鐘.。然后放入適量蜂蜜。喜冷飲者可將之放入冰箱作冷飲用。
功效 : 益氣養陰、平肝清熱、補腎陰。
西洋參蓮子湯:
用料:西洋參10克,蓮子(去芯)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西洋參、蓮子放在小碗內,加水適量,浸泡半日,再加適量冰糖。將碗放在蒸鍋上,蒸30分鐘即可。西洋參可連續使用2—3次。
功效:蓮子性平,具有健脾、益腎、養心的功效;配以西洋參,除可增強其益氣之效外,還可生津止渴,防治秋燥。
西洋參陳皮湯:
用料與做法:西洋參片10克,生姜兩片,干曬橘子皮10克。加入水兩杯,一起燉約1小時。
功效:益氣化痰,生津開胃
西洋參粥:
用料與做法:西洋參末6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加水適量,用砂鍋煮粥。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和胃
洋參枸杞當歸湯:
用料:西洋參10克,當歸10克,枸杞10克,新鮮魚尾(或豬肉、雞或牛肉)。
做法:加水2-3杯,一起燉煮成清湯。
功效:益氣、補肝腎增強體力。
2、燉服法
西洋參燉雞湯
用料:將西洋參切片30克,母雞一只。
做法:將西洋參切片30克,母雞一只 做法:把洋參片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0分鐘,將老母雞去內臟洗凈,加水淹沒雞體,不加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1小時,燉至雞肉熟爛,湯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雞肉和湯。
功效:益氣健脾、補虛
西洋參煲魚湯
用料:西洋參10克切片,約250克鯽魚一條,紅棗10枚、生姜10克、鹽少許。
功效:清熱補虛,四季皆宜。
做法:將鯽魚洗凈,放入鍋中煎至半熟,洗凈備用;悶鍋水滾放入魚、紅棗、
姜片,適量鹽,燉30分鐘煲湯。
功效:益氣健脾補虛
洋參枸杞當歸湯
用料:西洋參10克,當歸10克,枸杞10克,新鮮魚尾(或豬肉、雞或牛肉)。
做法:加水2-3杯,一起燉煮成清湯。
功效:益氣、養血、補腎增強體力
3、蒸服法
洋參蛋羹:將西洋參用小火烘干研成細末,每次取5克,用1個雞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4、含化法
將西洋參切成薄片,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后各含服2~4片,口中含,最后咀嚼咽下。
5、沖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拱干,研成細粉,每次取3-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開水沖入,加蓋后5分鐘,每日1-2次服用,以空腹飲用為佳。
6、蜜制法
西洋參30克,蜂蜜50克放瓶中浸泡,24小時后即可。每次取出參片3克直接含服、嚼服。
二、用西洋參要注意的問題;
西洋參最適宜于氣陰兩虛的病人,其獨特之處在于不熱不燥,凡氣陰兩虛,內熱,虛熱煩倦,口燥咽干,不適合人參治療和溫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但其藥性偏涼,對有畏寒、肢冷、腹瀉、脾胃有寒濕、脾陽虛弱、舌苔膩濁等陽虛體質者,則不宜服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吃西洋參期間,不要喝茶、咖啡、吃蘿卜等食物,以免降低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