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發布的糖尿病腎病臨床路徑與診療方案
消渴病腎病(糖尿病腎臟疾病)診療方案(2011版)

消渴病腎病,繼發于“消渴病”的腎臟疾病,包括“消渴病”繼發的“水腫”、“腎勞”、“關格”等,與古代文獻中的“腎消”密切相關,相當于現代醫學的糖尿病腎臟疾病。其早期癥狀不突出,僅表現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中期可以表現為尿多濁沫、水腫等,化驗腎功能指標尚正常,尿常規檢查出現蛋白;晚期腎功能損害不斷加重,失代償期可以表現為乏力、腰腿酸痛、夜尿頻多、水腫、食欲減退、面色無華、爪甲色淡等,甚至可以表現為惡心嘔吐、大小便不通,出現多器官、多系統損害,酸堿平衡失調,水電解質亂,終成中醫“關格”危候。

一、診斷

1.中醫證候診斷

中醫辨證標準:參照“1992年山東明水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第三次大會通過的《消渴病中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消渴病辨證診斷參考標準》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西醫診治學(第二版)》(呂仁和、趙進喜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進行。

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具備兩項可診斷。

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具備兩項可診斷。

陰虛證:①怕熱汗出,或有盜汗,②咽干口渴,③大便干,④手足心熱或五心煩熱,⑤舌瘦紅而裂,⑥脈細數。具備兩項可診斷。

陽虛證: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腫,④夜尿頻多,⑤舌胖苔白,⑥脈沉細緩。具備兩項可診斷。

血瘀證:①定位刺痛,夜間加重,②肢體麻痛,或偏癱,③肌膚甲錯。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絡脈色紫怒張,有一項可診斷。

痰濕證:①胸悶脘痞,②納呆嘔惡,③形體肥胖,④全身困倦,⑤頭脹肢沉,⑥舌苔白膩。具備三項可診斷。

濕濁證:①食少納呆,惡心嘔吐,②口中粘膩,口有尿味,③神識呆鈍,或煩悶不寧,④皮膚瘙癢,⑤舌苔白膩。具備三項可診斷。

消渴病腎病臨床常見證候:

早中期:

氣陰虛血瘀證(氣虛證、陰虛證、血瘀證同見)

陽氣虛血瘀證(氣虛證、陽虛證、血瘀證同見)

陰陽俱虛血瘀證(氣虛證、陰虛證、陽虛證、血瘀證同見)

晚期:

氣陰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證、陰虛證、血瘀證、濕濁證同見)

陽氣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證、陽虛證、血瘀證、濕濁證同見)

氣血陰陽俱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證、血虛證、陰虛證、陽虛證、血瘀證、濕濁證同見)

2.西醫疾病診斷標準

消渴病腎病即現代醫學糖尿病腎臟疾病,診斷可參照《腎臟病學(第二版)》(王海燕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和美國腎臟病協會2007年提出的糖尿病腎臟疾病診斷標準進行。

(1)有確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個月內連續尿檢查三次UAER介于20~200μg/min(28.8~288mg/24h),且可排除其他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診斷為早期糖尿病腎臟疾病。

(3)持續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連續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診斷為臨床期糖尿病腎病。臨床期糖尿病腎臟疾病,可以出現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

臨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異常增高,或出現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害,或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都應考慮到糖尿病腎臟疾病。同時應注意排除腎盂腎炎、原發和其他繼發腎小球疾病、高血壓病腎臟損害、心功能衰竭等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3.消渴病腎病分期

消渴病腎病臨床上可劃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現代醫學早期糖尿病腎臟疾病,相當于Mogensen糖尿病腎病Ⅲ期;中期,即現代醫學臨床期糖尿病腎臟疾病腎功能正常者,相當于Mogensen糖尿病腎病Ⅳ期腎功能正常者;晚期,即現代醫學臨床期糖尿病腎臟疾病存在腎功能不全者,相當于Mogensen糖尿病腎病Ⅳ期腎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或中成藥

1.早中期消渴病腎病(Mogensen糖尿病腎病分期Ⅲ期和Ⅳ期腎功能正常者)

要求在飲食治療、降糖、降壓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藥辨證論治措施。可以根據本虛證表現分為三型辨證論治,同時可以根據具體標實兼證,隨證加減。

(1)氣陰虛血瘀證(表現為氣虛證、陰虛證、血瘀證同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四肢困倦,氣短聲低,平素易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心煩失眠,或午后低熱,尿頻色黃,或有浮腫,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自汗、盜汗,尿頻量多,口渴欲飲,大便偏干,舌質暗紅,或舌暗紅體瘦,舌苔薄黃或少苔,脈沉細或數。

治法:益氣養陰,補腎化瘀。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參芪地黃湯、清心蓮子飲、生脈散加減。生黃芪15~30g,沙參12~15g,麥冬12~15g,生地12~30g,山茱萸12~15g,地骨皮15~30g,桑白皮15~30g,鬼箭羽12~15g,丹參15~30g,葛根15~25g,土茯苓15~30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六味地黃丸(水蜜丸、顆粒劑)、生脈膠囊、阿魏酸哌嗪片等。

(2)陽氣虛血瘀證(氣虛證、陽虛證、血瘀證同見):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易感,夜尿頻多色清,或有浮腫,腰膝冷痛,畏寒肢冷,陽萎早泄,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手足背冷涼,大便溏稀,舌體胖大,舌質暗淡,有齒痕,舌苔白或灰膩水滑,脈沉細無力。

治法:益氣溫陽、補腎化瘀。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參苓白術散、胃苓湯、水陸二仙丹加減。炙黃芪15~30g,太子參12~15g,蒼術12~15g,白術12~15g,山藥12~15g,蓮子12~15g,芡實12~15g,金櫻子9~12g,砂仁6~9g(后下),肉桂3~9g,姜黃12~15g,川芎12~15g,炒薏苡仁15~30g,茯苓12~15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次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參苓白術丸(水丸)、阿魏酸哌嗪片等。

(3)陰陽俱虛血瘀證(氣虛、陰虛、陽虛證、血瘀證同見):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口干咽燥,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或有浮腫,怕冷怕熱,陽萎早泄,婦女月經不調,或手足心熱而手足背冷涼,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大便時干時稀,舌體胖大,舌質暗淡,或暗紅,有齒痕,舌苔白或黃膩,或灰膩,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培元,滋陰助陽,益氣固本。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玉屏風散、腎氣丸、五子衍宗丸加減。生黃芪或炙黃芪15~30g,太子參12~15g,山茱萸12~15g,山藥12~15g,枸杞子12~15g,菟絲子12~15g,肉桂3~9g,姜黃12~15g,當歸9~12g,川芎12~15g,生薏苡仁或炒薏苡仁15~30g,土茯苓12~15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次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玉屏風顆粒、金匱腎氣丸、五子衍宗丸、阿魏酸哌嗪片等。

根據標實兼證加減用藥:

(1)兼氣滯證:情志抑郁,胸脅脘腹脹滿,噯氣,善太息,腹滿痛得矢氣則舒,舌暗苔起沫,脈弦。

治法:理氣解郁。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四逆散、四磨湯、香蘇散等。可酌用香附9~12g,枳殼9~12g,陳皮9~12g,荔枝核12~15g。

(2)兼痰阻證:形體肥胖,胸脘滿悶,或嘔吐痰涎,或咳嗽有痰,肢體困重,舌苔白膩,脈滑。

治法:化痰除濕。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二陳湯、溫膽湯等。可酌用陳皮9~12g,制半夏9~12g,荷葉9~12g。

(3)兼熱結證:口渴多飲、多食、大便干結、小便頻多、喜涼、舌紅苔黃干,脈滑數而實。

治法:清泄結熱。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大黃黃連瀉心湯、調胃承氣湯等。可酌用大黃6~12g,黃連9~12g,黃芩6~9g,知母12~15g,桑白皮15~30g,夏枯草9~15g。

(4)兼郁熱證:口苦、咽干、頭暈目眩、心煩眠差、惡心欲嘔,食欲不振,胸脅苦滿、噯氣,舌略紅,舌苔略黃,脈弦或數。

治法:清解郁熱。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丹梔逍遙散、小柴胡湯等。可酌用柴胡9~12g,黃芩6~9g,赤芍藥15~30g,白芍藥15~30g,丹皮9~12g,山梔6~9g,夏枯草12~15g。

(5)兼濕熱證:頭暈沉重,脘腹痞悶,四肢沉重,口中黏膩,大便不爽,小便黃赤,舌偏紅,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滑、弦滑。

治法:清化濕熱。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四妙丸、葛根芩連湯、平胃散等。可酌用蒼術12~15g,薏苡仁15~30g,制半夏9~12g,地膚子15~30g,石韋15~30g,萆薢12~15g。

(6)兼水濕證:面目及肢體浮腫,或小便量少,四肢沉重,舌體胖大有齒痕,苔水滑,脈弦滑,或沉。

治法:利水滲濕。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五苓散、五皮飲等。可酌用豬苓12~15g,茯苓12~15g,陳皮9~12g,大腹皮12~15g,桑白皮15~30g,冬瓜皮15~30g,石韋15~30g,土茯苓15~30g。

(7)兼飲停證:背部惡寒,咳逆倚息不得臥,或胸膺部飽滿,咳嗽引痛,或心下痞堅,腹脹叩之有水聲,舌苔水滑,脈沉弦或滑。

治法:通陽化飲。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配合苓桂術甘湯、導水茯苓湯、葶藶子大棗瀉肺湯等。可酌用豬苓12~15g,茯苓12~15g,桂枝6~9g,白術12~15g,車前子(包煎)12~15g,炒葶藶子12~15g,桑白皮15~30g。

2、晚期消渴病腎病(Mogensen糖尿病腎病分期Ⅳ期腎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腎病Ⅴ期患者)

晚期消渴病腎病臨床診治,要求在飲食治療、降糖、降壓治療和抗貧血、糾正酸中毒與電解質紊亂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藥辨證論治口服中藥和中成藥治療措施。消渴病腎病辨證論治內服中藥方面,可以根據本虛證表現分為三型辨證論治,同時可以根據具體標實兼證,隨證加減。

1.氣陰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血虛、陰虛、血瘀、濕濁證同見):神疲乏力,面色蒼黃,口燥咽干,雙目干澀,乏力體倦,頭暈心悸,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心煩失眠,多飲尿頻,或尿少浮腫,皮膚瘙癢,灼熱干燥,或小腿抽筋,嘔惡吐酸,燒心,爪甲色淡,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爪甲色淡,舌暗紅,或暗淡,舌體瘦,苔薄黃膩,脈沉細或數。

治法:益氣養血,滋腎護元,祛瘀化濕,泄濁解毒。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當歸補血湯、生脈散、左歸丸、黃連溫膽湯、升降散加減。生黃芪15~30g,當歸12~15g,沙參12~15g,麥冬12~15g,生地12~30g,鬼箭羽12~15g,丹參15~30g,葛根15~25g,土茯苓15~30g,黃連6~9g,陳皮9~12g,竹茹9~12g,姜半夏9~12g,枳殼9~12g,生大黃9~12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次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生脈膠囊、左歸丸、當歸補血丸,人工蟲草制劑如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大黃制劑如新清寧片、尿毒清顆粒等。

2.陽氣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血虛、陽虛、血瘀、濕濁證同見):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無華,體倦懶言,畏寒肢冷,頭暈心悸,視物模糊,腰膝冷痛,腹脹喜暖,惡心嘔吐清水,大便稀溏,嗜臥,夜尿頻多,小便清長,或尿少浮腫,皮膚濕癢,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爪甲色淡,舌胖大,舌質淡暗,舌苔白膩,或灰膩,脈沉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溫腎護元,祛瘀化濕,泄濁解毒。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當歸補血湯、香砂六君子湯、大黃附子湯加減。炙黃芪15~30g,當歸9~12g,太子參12~15g,蒼術12~15g,白術12~15g,山藥12~15g,蓮子12~15g,芡實12~15g,金櫻子9~12g,木香6~9g,砂仁6~9g(后下),陳皮9~12g,姜半夏9~12g,姜黃12~15g,川芎12~15g,炒薏苡仁15~30g,茯苓12~15g,土茯苓15~30g,熟大黃6~9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次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香砂養胃丸、金匱腎氣丸、歸脾丸等,人工蟲草制劑如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大黃制劑如新清寧片、尿毒清顆粒等。

3.氣血陰陽俱虛血瘀濕濁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濕濁證同見):神疲乏力,表情淡漠,面色黧黑,頭暈耳鳴,視物模糊,心悸氣短,咽干口燥,口中尿味,嗜睡,或心煩失眠,腰膝酸冷,手足心熱而手足背寒,自汗盜汗,夜尿頻多,或尿少水腫,大便時干時稀,或視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體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膚甲錯,皮膚瘙癢爪甲色淡,舌體胖大,暗淡有齒痕,舌苔黃膩,或白膩,或灰膩,脈沉細或沉細而數。

治法:益氣養血,補腎培元,祛瘀化濕,泄濁解毒。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當歸補血湯、右歸丸、溫膽湯、溫脾湯加味。生黃芪或炙黃芪15~30g,太子參12~15g,山茱萸12~15g,陳皮9~12g,姜半夏9~12g,枳殼9~12g,茯苓12~15g,當歸9~12g,川芎12~15g,姜黃12~15g,生薏苡仁或炒薏苡仁15~30g,土茯苓12~15g,熟大黃9~12g。每日1劑,水煎服。或作顆粒劑,分2次溫水沖服。

推薦中成藥:可用右歸丸、五子衍宗丸、歸脾丸,人工蟲草制劑如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大黃制劑如新清寧片、尿毒清顆粒等。

根據兼夾證加減用藥:

(1)兼動風證:肢體抽搐,甚則角弓反張,或手足震顫,小腿抽筋,全身骨骼酸痛、乏力,舌淡,脈細弱,或弦細。

治法:柔肝緩急,平肝息風。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可配合芍藥甘草湯、羚羊鉤藤湯等,酌用赤芍藥15~30g,白芍藥15~30g,薏苡仁15~30g,木瓜12~15g,生牡蠣15~30g,生龍骨15~30g。或酌情選用腎骨膠囊等。

(2)兼動血證:牙齦出血,皮下紫癜,嘔血,咳血,吐血,便血。

治法:涼血和血止血。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可配合犀角地黃湯、茜根散等,可酌用三七粉3~6g(分沖),茜草12~15g,仙鶴草25~30g。或用服用云南白藥。

(3)兼傷神證:表情淡漠,或躁擾不寧,嗜睡,甚則意識朦朧,昏不知人,神昏譫語。

治法:化濁醒神開竅。

推薦方藥及參考劑量:可配合菖蒲郁金湯等,可酌用石菖蒲9~12g,郁金9~12g,荷葉6~12g,或酌情選用用玉樞丹,安宮牛黃丸等。

(二)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可酌情選用補氣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如:黃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腎康注射液、丹紅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等。

(三)其他療法

根據病情可選擇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如傳統針灸、推拿技術,應用經絡導平治療儀、腿浴治療器,或采用中藥穴位注射、紅光照射法、中藥離子導入法、中藥藥浴療法等。晚期可采用中藥保留灌腸療法,或用中藥直腸點滴技術,或通過結腸透析機應用中藥結腸透析療法等。

晚期腎衰灌腸方,一般可選用清熱泄下、活血解毒、收斂固澀之劑。可用生大黃15~30g,丹參15~30g,蒲公英15~30g,煅牡蠣30g等。腹滿畏寒者,可酌加溫中散寒之劑,可用大黃附子湯加味,可用上方加炮附子9~12g,肉桂9~12g。

藥浴療法,通過醫用智能汽療儀等。藥浴方,可用升散透達之劑,如荊芥、防風、麻黃、桂枝、地膚子等,有利于排泄濁毒。中藥離子導入技術,方藥可選用桂枝、小茴香、烏藥、陳皮、枳殼、桃仁、紅花等透達溫通、理氣導滯、活血化瘀之劑,適用于腰痛、腹脹癥狀突出的患者。

(四)內科基礎治療

內科基礎治療,主要參考參考《腎臟病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王海燕主編)擬訂。主要包括: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血壓、血糖的調整、合并感染、發熱、心衰的處理原則與方法等。

晚期腎功能衰竭患者,合并有急性心衰、惡性高血壓、急性感染、嚴重貧血、腎性腦病、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的患者,均應采取相應急救處理措施。

(五)透析療法、腎移植和胰腎聯合移植手術

晚期腎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高于442?mol/L、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5 ml/min者,或尿少、水腫合并胸水、腹水,誘發急性心衰、腎衰,或高血鉀內科治療無效者,則應考慮透析療法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條件者,還可接受腎移植和胰腎聯合移植手術。

(六)護理

1.早中期

護理調攝方面,應重視心理護理、適當運動,合理飲食。心理教育:針對性開展消渴腎病科學知識宣教,指導患者及早采用中醫藥措施積極治療,以防治病情進展。活動量:鼓勵患者適當休息和活動,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勞累。飲食:以優質低蛋白飲食為原則,減少植物蛋白攝入,保證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白攝入,少吃豆類食品和主食。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以保證熱量供給。水腫、高血壓患者,應強調低鹽飲食。

2.晚期

護理調攝方面,心理護理應注意講解積極治療的意義,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鼓勵患者積極采取中醫藥綜合治療措施。活動量:減少運動強度,增加臥床休息時間,適當活動,同時可結合太極拳、內養功等,有益患者身心。飲食:嚴格控制蛋白攝入總量,控制主食,不吃豆類食品。優質蛋白應占蛋白質攝入總量50%以上,以牛奶和雞蛋為最好;脂肪一般在25~40g/d,視體型增減。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食品,若血糖高者調整胰島素用量。同時注意高鈣低磷。水腫者應限制食鹽。高血鉀者,應注意禁食高鉀食物。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疾病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西醫診治學(第二版)》(呂仁和、趙進喜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

(1)早中期

顯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減輕≥50%,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或尿蛋白定量減少≥50%,或正常。

有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減輕≥30%,但不足≥50%,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或尿蛋白定量減少≥30%,但不足≥50%。

無效:未達到上述有效標準者。

(2)晚期

顯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減輕≥50%,腎小球濾過率或內生肌酐清除率提高≥10%,血肌酐降低≥10%。

有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減輕≥15%,但不足≥50%,腎小球濾過率或內生肌酐清除率提高﹤10%或穩定,血肌酐降低不足10%或穩定。

無效:未達到上述有效標準者。

2.癥狀療效判定標準

(1)早中期

顯效: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50%。

有效: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30%,但不足≥50%

無效: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30%,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2)晚期

顯效: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50%。

有效: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15%,但不足≥50%。

無效:臨床主要癥狀積分減輕﹤15%,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二)評價方法

消渴病腎病療效評價,應該在明確分期的基礎上,采用癥狀療效評價與實驗室理化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必要時引入終點事件評價和生存質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建立糖尿病腎病療效分期綜合評價方案,將有利于科學評價中醫藥防治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揭示中醫藥防治糖尿病腎病臨床優勢。

1.早中期糖尿病腎病:既往在飲食治療、降糖、降壓基礎上,主要采用益氣活血、化瘀散結、清熱解毒治法等,擬定系列方藥辨證論治,曾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受體Ⅱ拮抗劑為對照,治療102例早期糖尿病腎病,總有效率88%,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9%)。

2.臨床糖尿病腎病腎衰前期:既往我們曾承擔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優化防治方案研究”課題,在飲食治療、降糖、降壓基礎上,采用益氣活血、化瘀散結、泄濁解毒治法,擬定系列方藥辨證論治,曾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受體Ⅱ拮抗劑為對照,開展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治療243例,總有效率76.8%,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7%),其中對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患者,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應用國際衛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簡表(WHOQOL-BREF)和糖尿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QOL),發現中醫藥辨證論治方案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尤其在代償期患者顯著優于對照組。

“十一五”期間,我們又承擔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疑難疾病項目“中醫全程干預糖尿病腎病進程綜合方案研究”課題,對320例糖尿病腎病早期和臨床期患者,進行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療程設定為3個月,多療程追隨觀察,平均觀察19個月,首次引入終點事件評價療效方法,結果發現中醫化瘀散結全程干預糖尿病腎病方案較之國際公認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受體Ⅱ拮抗劑厄貝沙坦,有更好的降低終點事件發生率和改善早期糖尿病腎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臨床糖尿病腎病肌酐和腎小球濾過率的作用,能夠延緩糖尿病腎病病程進展。

四、難點分析

消渴病腎病的難點,一是如何有效延緩其病程進展,即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到臨床糖尿病腎病,臨床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不斷加重,引起終末期腎衰;二是臨床糖尿病腎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難治性水腫的患者,如何有效治療?

針對以上難點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解決思路。

1.基于“治未病”和“防治結合,寓防于治,分期辨證,綜合治療”的思路,以提高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降低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腎衰發生率,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生存質量為目標,提高糖尿病腎病各期的中藥治療率,推廣應用中醫化瘀散結全程干預糖尿病腎病綜合治療方案,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腎病發展到臨床糖尿病腎病,臨床糖尿病腎病進展到終末期腎衰的危險性。

2.針對臨床糖尿病腎病大量蛋白尿患者,加強古今文獻和名醫經驗發掘,開展糖尿病腎病病機和治法理論如“微型癥瘕形成”和化瘀散結治法、“毒損腎絡”和搜風解毒治法理論等,并發揮中醫藥辨證論治內服中藥與中藥藥浴、中藥離子導入、中藥注射液靜脈點滴等多種療法相結合的綜合治療優勢,以提高中醫藥控制糖尿病腎病尿蛋白的療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執筆者:趙進喜,王世東,李 靖)

注:以上為診療路徑所附糖尿病腎病診療方案,是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所承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和支撐項目研究成果基礎上提出的,肯定還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盼望同道出于為事業負責的態度,發表高見,以求進一步完善改進!

 

來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632250258.ht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消渴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早中期診療方案
治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這10個方藥,10個中成藥,您一定要知道:
消渴病診療方案
消渴病的中醫治療講課
2、 中醫治療
林蘭教授糖尿病三型辨證學術思想淵源與臨床經驗整理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乃东县| 武汉市| 天全县| 宕昌县| 庆城县| 甘德县| 芒康县| 贵德县| 平陆县| 绥棱县| 辽中县| 中牟县| 永昌县| 尖扎县| 罗定市| 莎车县| 贺兰县| 天祝| 应用必备| 岳阳县| 阜新市| 尉犁县| 玉林市| 广宁县| 泰来县| 奈曼旗| 镶黄旗| 明星| 青川县| 丹江口市| 龙口市| 海阳市| 清涧县| 九江县| 银川市| 高平市| 奉节县| 汪清县| 澄迈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