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曾經盛極一時,當然也有許多人趁著武俠小說正火時,也加入武俠作者行列。然而真正能寫出經典的作品的武俠作家,也就那么幾個人。
金庸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毫不夸張地說,沒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你都不能自稱自己是“武俠迷”。而金庸的武俠作品,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
就是因為他的作品,包羅萬象,不單單是一本普通的武俠小說,更是包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隨便舉個例子,金庸的“降龍十八掌”這套武學,就有易經文化。
而且金庸的小說,都是結合歷史背景的。比如說《神雕俠侶》里面郭靖,縱然郭靖武功蓋世,最終還是在歷史大潮流下,飛灰湮滅,因為他是阻擋歷史發展的悲劇人物。
當然還有楊過作為神雕的男主,受很多讀者所喜歡,因為他的性格硬氣,永不服輸。其實楊過這個人物,在歷史上也是大有名氣的,甚至還是個詞人。
楊過曾經寫了一首詞,讀起來盡顯悲涼,這首詞可謂是十分有名,其中兩句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首詞就是——(唐多令·蘆葉滿?。?/p>
這首詞作者是劉過,字改之,宋人,這就是歷史上楊過的原型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閱下這首詞,筆者將其中最為著名的兩句寫下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這兩句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特別是——終不似,少年游。這句讀起來盡顯悲涼,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少年是多么美好的一個詞匯,可是當一個人,老了,再提起“少年”這個詞,這種畫面就會顯得十分感傷?!渡竦駛b侶》中,楊過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
按理說,江湖之人大多是五大三粗之輩,沒啥子文化,比如郭芙大小姐,就被楊過嘲笑沒文化。實則楊過小時候,也不喜歡讀書,不過是被黃蓉逼的。
黃蓉為了不教楊過武功,故意傳授他讀書寫字,也就是這個原因,使得楊過成了江湖中,少有的知識分子。楊過還曾對著郭芙念: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歷史上的劉過曾經也在江湖上廝混過,特別是年輕時,意氣風發,豪氣干云,更是被辛棄疾所欣賞。年輕時的劉過也是狂氣十足,什么話都敢說。
李白有《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劉過亦有《沁園春》“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吹北風”。
看看劉過是何等的豪氣,論勢,不輸李白。難怪會被金庸老爺子所喜歡,以此人為原形,塑造了《神雕俠侶》倔強不服輸,不認命,楊過這樣的角色。
神雕中,少年時楊過,但凡不是那么倔強,他的命運就會不同。桃花島多么好的地方,天下聞名,武林中有多少人,想和郭靖黃蓉攀上關系?
以楊過的聰明,若是愿意妥協,把郭芙哄好,別說黃蓉聰明,郭芙就是黃蓉的軟肋,何況還有郭靖支持楊過。成為郭靖的女婿,聞名江湖,榮華富貴,改變命運。
楊過但凡能在里面收斂下脾氣,本來就和全真大學丘校長有一層關系。趙志敬不過是一個班主任而已,雖然此人是個小人,還犯不著和一個小孩子過不去。
主要還是楊過,太過瞧不上趙主任,因為楊過見識過郭伯伯的厲害,感覺趙主任本事平平,所以對其毫無尊重。年少時的楊過,就是張狂,誰都不放在眼里。
或許這就是少年,十六年后,楊過也長大了,可是正如他詞中所言:終不似,少年游。后來的楊過,也算是看透世事,再無年少輕狂,也不再年少了,隱居就是他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