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群雄兵力,各路諸侯勢力麾下都有一些能征善戰的猛將。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霸主有些特殊,他雖然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爭奪天下,卻并沒有這么大的志向和膽略,實在是非常可惜,這個人就是劉表。歷來關于劉表的評價都不太高,他雖然善于治理政務但是卻沒有雄才大略,劉表固守荊襄兵精糧足,麾下更是有著八員作戰勇猛的悍將,足以縱橫四海爭霸天下。你知道劉表麾下都有哪些猛將嗎?
先來說說第一位黃祖。此人是荊襄本地貴族子弟,由于劉表平定荊州之時借助當地豪族的力量,于是對他們的子孫后代加官進爵,黃祖也是憑借著家族背景得以擔任江夏太守。說起來黃祖實在非常奇葩,他一生之中也算是身經百戰但是卻勝少敗多,因此也被稱為常敗將軍。黃祖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取得不凡的戰績,江東名將孫堅和凌操等人都是死在他的手中,而且黃祖在坐鎮江夏期間和孫氏對峙長達十八年之久。光是從這兩點上來看的話,黃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領兵將領。
第二位文聘。文聘坐鎮荊州期間北方無人敢來進犯,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劉表病逝之后劉琮直接投降,文聘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歸順曹操。由于文聘是一個非常忠勇的猛將,曹操同樣對其加以重用并且委任他守衛江夏重地。文聘在鎮守江夏期間功勛卓著,不僅打敗了大軍進犯的孫權,而且逼退了前來偷襲的關羽軍隊,曹操對其稱贊有加。
第三霍峻。霍峻年輕之時就跟隨其兄長一起投靠到劉表手下,在為劉表效力期間并沒有太過突出的表現,在劉表病逝后歸順了劉備。霍峻在跟隨劉備入川之時表現出色,在守衛葭萌關之時僅僅率領數百人就打敗了劉璋的近萬軍隊,不僅成功阻止了劉璋的進攻而且還出其不意斬殺敵軍大將,給劉璋帶來巨大打擊。
第四位蔡瑁。和黃祖一樣,蔡瑁也是由于家族背景而得到劉表的信任和重用,而且蔡瑁的能力應該比黃祖更加出色。劉表活著的時候就對蔡瑁加以重用,劉表去世后蔡瑁帶著荊襄文武歸順了曹操,曹操同樣對其非常器重。曹操準備攻打江東之時,就將蔡瑁任命為水師都督,讓他替自己操練水軍,由此也可以看出蔡瑁也是一位非常善于治軍打仗的軍事將領。
第五位張允。雖然歷史上關于張允的記載不多,但是從他和蔡瑁一起受到劉表和曹操的重用來看,其并非一個碌碌無為之輩。張允的家世背景自然不如蔡瑁顯赫,但是卻能夠作為蔡瑁的副手得到曹操的認可,并且和蔡瑁一起執掌荊襄水軍,足可見其能力之高。
第六位甘寧。如果嚴格說起來的話,甘寧并不完全算是劉表的手下,他只是在黃祖手下任職一段時間。甘寧從小習武并且經常帶領同鄉的混混外出劫掠,長大之后的甘寧有著更大的志向,于是決定投軍打仗建功立業。甘寧最開始就慕名投靠到劉表麾下,但是劉表卻因為他的出身問題對其十分輕視,只是將他交給自己手下大將黃祖帶領。甘寧跟隨黃祖期間立下不少功勞,甚至親手射殺江東名將凌操,然而即使是這樣仍然沒有得到黃祖重用。
甘寧待了一段時間之后覺得懷才不遇,于是經人介紹投靠了江東孫權。雖然甘寧曾經是江東大敵,但是在得知他前來歸順后孫權仍然非常高興,對其非常優待和重用。甘寧跟隨孫權和周瑜等人東征西討立下大功,并且在合肥之戰中親自率兵奇襲曹營,深得孫權欣賞。甘寧也因為作戰勇猛常常身先士卒而名震江東,成為江東第一名將。
第七位魏延。魏延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將,因為隸屬于荊州管轄,所以也算是劉表麾下大將。魏延在荊襄期間并沒有太過耀眼的表現,直到跟隨劉備入川之后才開始大顯身手,由于魏延喜歡冒險而且很有指揮能力,所以經常取得卓越的戰績。劉備非常看重魏延的才能,多次對其破格提拔,甚至還把漢中這樣的戰略要地交給他把守,足可見魏延的才能之高。
第八位黃忠。和魏延一樣,黃忠在長沙就職期間雖然小有名氣,但是卻并不被世人熟知。劉備打下長沙之后親自邀請黃忠,后來漢中之戰時黃忠臨陣斬殺敵軍主帥夏侯淵,從而立下不世之功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