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以滋補肝腎,健脾益肺等治法治療肺癆,多獲良效,茲舉 驗案四則。
案一:肺結核閉經案
張某,女,25歲。未婚,工人。2001年4月上旬初診。
病史:肺結核病史年余,曾住本院治療,因工作繁忙而帶藥出 院。此次復診訴閉經已3個月,胸悶時痛,咳嗽痰中帶血,血色鮮 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多夢,形體消瘦。 舌質紅絳,少苔,脈細數。全胸片提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結核。血 檢:血
沉增快。
辨證:肺腎陰虧,心肝火旺。
診斷:中醫(yī)肺癆。
西醫(yī)肺結核。
治則: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yǎng)血調經。
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3百合20g,生地30g,麥冬12g,沙參 15心黃精15g,當歸10g,白芍18g,百部20g,地骨皮30g,白及 l5g,川貝母l〇g,水煎服,每日1劑。
復診:服藥5劑,咳嗽、潮熱、盜汗明顯減輕。無痰中帶血。 原方去白及,加制首烏3〇g,大血藤30g,當歸l〇g,以想仲肝宵, 養(yǎng)血活血調經。服藥I5劑,月經來潮,色暗紅,量適中。后用上 方加減間斷用藥3個月,月經按期而至,色量正常。復査胸片示: 右上肺空
洞型肺結核吸收好轉。
按:本例為癆蟲蝕肺,肺陰不足,肺虛不舵穡布洋掖,胃夭撤 生之源,則病久及腎,腎陰虧損,水虧不能涵養(yǎng)肝木,亦不能上濟 于心,則心肝火旺,上炎于肺,消灼肺陰,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 致肺腎陰虧,精血耗損,血枯經閉。故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滋陰清 熱,潤肺
止咳,養(yǎng)血調經。若火旺較盛,熱勢明顯升高,可加胡黃 連、知母苦寒瀉火腎陰;咳痰黃稠加桑白皮、黃芩、魚腥草等清熱 化痰;咳血量多者加梔子、大黃炭、地楡炭等涼血止血。
案二:陰虛血結案
熊某,男,26歲。2002年6月上旬初診。
病史:肺結核病年余。患者于1年前因咳嗽、咯血,胸片檢查 診斷為瓜型肺結核,經抗結核治療,效果不佳。診見咳嗽痰少而 黏,偶有咳血,色暗夾有血塊,潮熱盜汗,心煩失眠多夢,形體消 瘦,兩目黯黑,顴紅,肌膚甲錯。舌紅少津,邊有瘀點,脈虛數。 辨證:陰
虛火旺,瘀血內結。
診斷:中醫(yī)肺癆
西醫(yī)肺結核。
治則:滋陰降火,祛痕生新。
方藥:大補陰丸加減。生地30g,沙參15g,地骨皮15g,麥冬
12g,黃連知,鱉甲15g,百部15g,黃精1知,生地榆1知,田七
粉6g,水煎服,每日1劑。
復診:服藥10劑,咳嗽減,咯血止。繼上方再服20劑,諸癥減輕。后用上方加減做成蜜丸連續(xù)服用3個月,復查全胸片示:結 核病灶吸收。隨訪2年未見再發(fā)。
按:此醫(yī)案為癆蟲蝕肺,肺陰不足,陰虛火旺,津液耗損,故 用大補陰丸加活血養(yǎng)血之品滋陰降火,祛疲生新。若咯血較盛夾血 塊者,可酌加茜草、花蕊石等化瘀活血止血;潮熱盜汗,加青蒿、 白薇、胡黃連、銀柴胡之類;納差、神疲短氣,加黃精、黨參、黃 芪之
品。
案三:肺脾氣虛案
程某,女,28歲,已婚,工人。2002年10月下旬初診。
病史·.患者素體虛弱,加上2年前曾有2次人流后大出血,身 體康復欠佳,1年前因受涼而致咳嗽,發(fā)熱惡寒,痰中帶血,而來 本院。胸片檢查為肺結核,并右上肺感染,給予抗結核治療3個 月,復查肝功能異常而停服抗結核藥,但咳嗽咳痰一直未見好轉。 半年前開始
閉經。診見咳嗽氣短,咳痰色白而稀,面色萎黃,形體 消痩,自汗盜汗,頭暈目眩,少氣懶言,失眠多夢,食少腹脹便 溏。舌淡苔少,脈細弱。
辨證:肺脾同病,氣血不足,血海空虛。
診斷:中醫(yī)肺癆。
西醫(yī)肺結核。
治則:健脾益氣,溫肺止咳。
方藥:參苳白術散加減。黨參15g,黃芪20g,白術15g,茯苓 15g,山藥20g,砂仁6g,百部20g,當歸10g,紫競15g,冬花 15g,大棗15g,水煎服。每日1劑。
復診:服藥10劑,咳嗽咳痰明顯減輕,胃納增加,腹脹便溏 消失,繼用健脾益肺、養(yǎng)血通脈調經,方用八珍湯加減:黨參20g, 黃芪20g,當歸15g,茯苓15g,白術10g,山藥20g,阿膠珠15g,大血藤30g,茺蔚子10g。服藥3個月,咳嗽咳痰消失,精神轉佳, P^:面色轉
紅潤,經水復至。復查全胸片示:結核吸收。隨訪2年未見 . 再發(fā)。
按:本例為癆蟲蝕肺,肺陰耗虧,肺虛又要耗奪母氣以自養(yǎng),則病及于脾,脾虛氣弱,化源不足,沖任空虛,血海不足,不能按 時充盈溢泄而發(fā)為閉經。故先用健脾益氣、溫潤止咳之參苓白術散 加減。后用八珍湯加減,以氣血雙補。若咳嗽痰稀者,加紫菀、冬 花、蘇
子以溫潤止咳;咯血量多者,酌加花蕊石、田七粉配合補氣 藥攝血止血。
案四:陰陽兩虛案
張某,女,32歲,工人。2000年4月上旬初診。
病史:肺結核病史2年,閉經1年。患者2年前因外感咳嗽久 治不愈,繼則痰中帶,胸片檢查診斷為肺結核,曾用不正規(guī)抗結核 治療。1年余前開始月經量減少,延期漸至閉經。診見咳逆氣喘少 氣,咳痰色白,聲音噺啞,潮熱盜汗,自汗時出,形體消痩,面肢 >浮腫,畏
寒肢冷,食少便溏。舌質暗淡少津,脈細無力。
辨證:陰損及陽,陰陽兩虛,精血不足。
診斷:中醫(yī)肺癆。
西醫(yī)肺結核。
治則:溫腎健脾益肺。
方藥:補天大造丸加減。紅參9g,黃芪15g,白術l〇g,茯苓 15g,熟地黃30g,淫羊藿15g,鹿角霜15g,龜膠12g,當歸I2g, 五味子10g,地骨皮30g,百合20g,水煎服,每日1劑。
復診:服上藥15劑,咳逆氣喘、面肢浮腫、畏寒肢冷明顯減 輕,納食增加,諸癥改善。原方加減如下:紅參100g,黃芪l〇〇g,、 當歸100g,紫河車100g,蛤蚧50g,淫羊藿100g,肉桂50g,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