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丹葛湯聯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少汗證58例的臨床觀察
【關鍵詞】 糖尿病 增液丹葛湯 胰島素 汗證
糖尿病汗腺功能異常,多表現為下肢皮膚干、涼、泌汗減少甚至無汗,而上半身特別是面部及胸部大量汗出。泌汗異常的危險性在于腎上腺素對抗胰島素的作用減弱,更容易發生胰島素過量和低血糖[1] 。糖尿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可導致皮膚干燥,咽干口渴,或雙目干澀,腰膝酸軟,舌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給患者帶來痛苦。筆者采用增液丹葛湯聯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無汗癥58例.并與西醫常規治療58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全部116例均為本院糖尿病??崎T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齡25-65歲;平均48歲。病程2-15年,平均8年。對照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齡42-68歲,平均55歲;病程3-10年,平均6年。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⒈2診斷標準
⒈2.1中醫診斷標準[1]①有糖尿病家族史;②溫熱時汗出異常。
③精神緊張時汗出過多。④進食時汗出過多。
⒈2.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1999 年WHO專家委員會公布的協商性報告;空腹血糖 7.0mmol/l或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OGTT實驗中,2hPG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
(注:需再測一次,予以證實,糖尿病診斷才能成立。)
并且都合并異常汗出。大多是上半身多汗,下半身無汗。
⒈3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基礎上予以增液丹葛湯加味。藥物組成:玄參30g 生地黃24 g 麥冬24g 黃芪20 g丹參10 g 葛根10g沙苑子10g 枸杞10g。
1.3.1對照組單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1.4療程及其它
2組均10日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治療期間停服其他與此病相關的藥物。
1.5療效標準
少汗消失:皮膚不干燥 ,無咽干口渴,隨訪6月無復發。顯效:皮膚干燥明顯減輕,咽干口渴,雙目干澀明顯減輕。有效:皮膚干燥減輕不明顯,咽干口渴,雙目干澀仍存在。無效:與治療前相比少汗無明顯變化。2結果
治療組58例臨床痊愈30例占 51.7%;顯效12例占20.7%;有效10例,占 17.2%;無效4例占0.07%;總有效率 93.1%。對照組58例臨床痊愈17例占 29.3 % ; 顯效16例 占27.6%;有效17例 占29.3%;無效6例,占10.3 %,總有效率89.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3討論
正常的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象。自汗、盜汗,均為汗液過度外泄的病理現象。早在《內經》即對汗的生理及病理有認識。明確指出汗液是人體津液的一種,并與血液有密切關系,所謂的汗血同源。并明確指出生理性的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著厚薄有密切關系。[3] 汗腺的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后,可有出汗異常,有人即使是夏天天熱也不出汗,而有的人無論環境溫度高低卻一直出汗。
糖尿病泌汗異常是指糖尿病所致自主神經病變后汗腺功能失常而出現汗液排泄異常。是因為自主神經損傷,游離神經末梢對溫熱的耐受性下降,受損的口腔痛覺神經對各種食物的刺激耐受性異常而發生的。臨床大多是下肢皮膚干涼、泌汗減少,甚至無汗,而上半身特別是面部和胸部大量出汗,發病率占60%。[4]
糖尿病泌汗異常在中醫學中歸屬于“自汗”、“偏汗”、“汗閉”等病證中,多為本虛標實之證。開始多本虛標實并重,既有飲食不節釀成的內熱,又有情志不舒,氣機郁滯化生之火,導致內熱熏蒸,津液外泄而出汗多。病程遷延者,則以陰虛火旺為主,汗出久者以氣虛不固腠理疏松常見。汗出異常可分為多汗和少汗兩種情況。筆者在胰島素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應用增液丹葛湯治療糖尿病少汗癥屬于陰津虧虛者。方中重用玄參為君藥,咸寒潤下,滋陰降火;麥冬滋陰潤燥,生地滋陰壯水.三藥同用,津液恢復,水液大增,定能增水行舟。黃芪甘、微溫,歸脾胃經,脾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氣,并能宣發肅降,使水液布散到全身。丹參活血祛瘀并能養血、葛根能解肌生津液正合糖尿病整個病程中都存在血瘀的病機。[3]。 如果肝腎陰虛,雙目干澀,可加沙苑子補腎固精、養肝明目,枸杞子補腎,明目,潤肺。使肝腎陰虛得補,脾胃生化有源,并加入了活血藥,針對糖尿病陰虛少汗的病機,使頭面部上半身多汗減輕而四肢末端汗出減少糾正。皮膚干燥,咽干口渴,雙目干澀,得以緩解。在根據血糖儀監測血糖的情況下調整胰島素的用量,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正常,加用中藥增液丹葛湯治療糖尿病少汗,優于對照組療效 。
參考文獻
[1]仝小林. 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解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1:180
[2] 葉任高,陸再英.第6版 . 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797
[3]王永炎.中醫內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9:296
[4]張云華 ,陸漢軍. 2型糖尿病及并發癥中西醫結合診療與預防。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