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飲食宜忌
中風依其病程的不同,可分為中風先兆,卒中及中風后遺癥等不同階段。不同的中風階段,飲食方面也有所宜,有所忌。
一、中風先兆
中風在先兆階段,如見明顯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則應禁食肥甘厚膩食物,尤其應禁止飲酒,飲食宜清淡宜消化食物,可進食蔬菜、水果等。此時可應用下列小驗方以預防中風的發生。菊花20克,綠茶10克,用沸水沖泡,當茶飲,每天2~3次,連服數天;田七末3克,綠茶10克,放進杯內,用沸水浸泡,當茶飲,每天2次,連服數天;取新鮮芹菜500克,洗凈后切段,用榨汁機或人工搗爛后擠出菜汁,可加入少許白糖,用沸水沖服,每天一次,連服數天;田七末3克,丹參10克,田雞250克,宰殺田雞后取出田雞肉,與丹參,田七末一同放入燉盅,隔水燉一小時后,飲湯,日一次,連服數天。
二、中風
此階段如果有病人有神志不清或昏迷,暫時應禁止自行進食,經搶救,度過危險期,仍神志不清者,可以鼻飼流質飲食。神經清醒的,可進流質,半流質飲食,如牛乳,用菜湯或豬骨湯熬成的稀粥。在恢復過程中,飲食以粥類(如魚片粥,蓮子粥,淮山粥)及蔬菜汁、果汁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如蔥、蒜、辣椒及烤鵝、烤鴨之類。也可適量進食一些補益氣血、滋養肝腎、較具營養的食物,如蛋類、瘦肉、魚及新鮮蔬菜、水果,但應忌油膩、酒類及吸煙。下列食譜也可選擇應用:杞淮烏龜湯,取杞子15克,淮山30克,烏龜1只(約300克)。將烏龜宰殺后去腸臟、甲膜,斬件,與淮山、杞子同煲湯;田七瘦豬肉湯,取田七5克(或田七末3克),瘦豬肉250克,同煮湯飲用;天麻,生姜,川芎同煲大魚頭湯,取天麻10克,川芎5克,生姜2片,大魚頭1個,同煲湯。
三、中風后遺癥
中風后遺癥一般指中風半年以上患者,此時的飲食調養也很重要,既可盡快促進中風的恢復,又可預防再中。一般應少吃動物脂肪,提倡低脂飲食,多吃植物油,因植物油中含維生素E較多,也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動脈的硬化,預防再中。平時應注意少吃動物內臟如心、腸、腦及蛋黃、魚籽、貝類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癱瘓病人多長期臥床或活動減少,消化和吸收功能較差,常有便秘現象,所以更應注意飲食調理,應吃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乳類、魚類、兔肉、雞類、蛋類、大豆制品等。為了防治便秘,可多食粗糧,芹菜,土豆,豆芽,豆腐,蜂蜜等食品。多吃含水量B族維生素的食品如香蕉,桔子,蘋果等水果及雞蛋和大豆制品,有利于神經的修復,有利于中風的恢復。
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食物及中藥,供預防中風,治療中風者選擇應用。
(一)常用食物
1.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色味俱佳,是一種高蛋白的食物,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有降低血脂和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對體質肥胖、高脂血癥最為適宜。
2.土豆 土豆主要含糖類和蛋白質,可供給人體較多的營養物質,同時土豆產生的熱能較少,這樣不可避免過多的能量攝入和儲存,所以對降血脂有一定作用。
3.南瓜 南瓜是常用的食品,營養豐富,據有關資料介紹,南瓜中的某些成分能促進人體胰島素分泌,增加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有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壓的作用。
4.黃瓜 黃瓜具有潤燥止渴,利尿消腫的功效,據報道,黃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糖類在體內轉化為脂肪,但有防礙糖類向人體提供能量。另外,黃瓜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經常食用,對于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患者都有益,能預防動脈硬化和中風的發生。
5.芹菜 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胃、肝二經,能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現代醫藥學研究認為:芹菜含大量粗纖維及豐富的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芫荽甙,甘露醇,揮發油等,并含有降壓,降脂及促進脂肪分解的物質,因此有利于治療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和肥胖癥病,并有通便作用,可用于中風多期的食療。
6.蕹菜 蕹菜又稱空心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及鈣,鎂,鋅,磷等元素,粗纖維含量豐富,具有顯著的促進胃腸蠕動,通便解毒作用。蕹菜味甘,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通便,同時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物質,可降低血糖,故有利于糖尿病,中風的治療,特別是有利于出血性中風急性期伴有血糖升高,大便干結者。
7.胡蘿卜 胡蘿卜又稱黃蘿卜,味微苦辛,性微寒,有健脾和胃,補氣養血的功效,胡蘿卜富含維生素,每100克胡蘿卜含胡蘿卜素高達4010微克,相當于視黃醇668微克。又含降血糖,降血壓成分,所以有利于中風的防治,兼治糖尿病,高血壓病及腫瘤等。
8.枸杞頭 枸杞頭又稱清明菜,既是一種很好的野蔬,又是一種營養豐富,延年益壽的保健食品。枸杞頭性平,味甘,微苦,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人們常用枸杞頭預防高血壓,眩暈等病證,中風眩暈,耳鳴者可以用枸杞頭作菜常食,有輔助治療作用。
9.茄子 茄子味甘,性寒,有散瘀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止血等功效。近來研究發現它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降血壓,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和防止出血,預防中風的功效。
10.菠菜 菠菜是綠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A、B、C的品種,其所含維生素A雖然只有胡蘿卜的一半,但卻是白菜的170倍,黃瓜的20倍,所含的維生素C是胡蘿卜的11倍,白菜的1﹒5倍。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有助于改善腦功能的維生素B1、B2,這是其他蔬菜望塵莫及的。因此,中風病人恢復期多吃菠菜相當有益。
11.大蒜 大蒜味辛,性溫,功能溫中健胃,消食理氣,化肉消谷,解毒除濕。大蒜有較明顯的降脂,降糖,降壓作用,同時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對動脈硬化癥,腦梗塞有治療作用,對康復期的中風患者也有治療作用。
12.甘薯及其莖葉 甘薯又稱紅薯,地瓜,味甘甜,是理想的減肥益壽食品,日本和我國的長壽老人多以甘薯為主食,食甘薯保健的習俗已風糜全球。經常食用甘薯還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并有利于中風患者半身不遂的肢體運動的恢復。甘薯及其莖葉可以生津潤燥,補中和血,益氣寬腸,其降糖作用也十分明顯,不僅對糖尿病患者有益,而且可以延緩糖尿病對血管的損害,從而起到防治中風的作用。
13.西瓜皮 西瓜皮又稱"西瓜翠",味甘性涼,無毒,能清熱除煩,利尿止渴。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西瓜皮含糖類,有機酸,酶類及豐富的維生素C和臘質等成分,具有促進人體代謝、消炎、降壓、降低膽固醇沉積,軟化和擴張血管等作用。有資料表明,西瓜皮和西瓜均有降糖作用,所以西瓜皮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對防治中風有益。
14.蘋果 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果糖及鞣酸,可防止血中的膽固醇增高,減少血液中含糖量的作用。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宜長期堅持服用,中風患者常食蘋果也大有益處。
15.草莓 草莓味道甘美,富于營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鉀等多種元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是等量西瓜、蘋果、葡萄的10倍。經常食用草莓可以促進消化,更有清肺化痰,補虛養血,潤腸通便之功效,是防治心腦血管病,改善便秘的佳品,中風患者伴有便秘者最宜食用。
16.豆芽 豆芽是大豆或綠豆發芽后2~3天形成的。豆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生理學家認為維生素C的攝取量多少同智商指數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關系,維生素C對精神障礙的治療起輔助作用。中風病人常吃豆芽有助于增強腦的功能。
18.黃豆 黃豆是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健身防病的優良食物。據測定,每100克黃豆中,含蛋白質39克,比雞蛋高兩倍半,此外還含有脂肪17克,糖30克,維生素A300毫克,鈣300毫克,磷590毫克,鐵6毫克,這些元素對增進人體的身體健康大有好處。黃豆中含有一種特殊的元素"氮",氮是一種天然的鎮靜劑,又有利尿作用,且能分解體內多余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有利于中風的預防和康復治療。
19.綠豆 綠豆是清補佳品,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煙酸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綠豆還含有一種包含球蛋白的多糖,具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高血壓病,高血脂癥患者常吃綠豆可以防止中風的的發生,中風患者常吃綠豆食品可以平肝潛陽,減輕煩躁情緒,降低血壓,有利于康復。
20.蕎麥 蕎麥中含大量的維生素P,也就是蘆丁,它能防止使毛細血管收縮的腎上腺素氧化,從而軟化毛細血管,穩定血壓,預防腦出血。同時蕎麥可以防止大腦的呆滯,延長腦細胞壽命。
21.玉米 玉米是一種保健長壽食品,含有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磷、鐵、鈣、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B2、E等。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膽固醇的正常新陳代謝,可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及腦中風。長期食用能降低血壓和血糖,有助于防治中風的發生。
22.芝麻 芝麻含有蛋白質高達19%~28%,比肉還高,含鈣量是牛奶的2倍,所含維生素B1、B2和E也很豐富,這些都是大腦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芝麻中還含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可合成卵磷脂,是形成腦內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中風患者由于腦的結構受到損害,腦功能受到很大影響,許多病人伴有或輕或重的智力障礙,食用用芝麻有利于智力功能的康復。同時芝麻能潤腸通便,能治療中風病人大便干結或排出不暢,有保健作用。芝麻含有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動脈硬化,所以對預防中風有一定作用。
23.核桃 核桃富含亞油酸,亞麻酸等有飽和脂肪酸,除可合成卵磷脂營養腦及神經外,還能對抗動脈硬化,防治習慣性便秘,所以對中風病人伴有焦慮,失眠及記憶力減退,大便秘結等癥有效,對中風偏癱,中風后出現癡呆有輔助治療作用。
24.香菇 味甘,性平,有益氣、補虛、健胃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其有消食去脂,降血壓作用,對于預防中風以及治療中風病患者的血脂偏高,血壓不穩定很有作用。對于老年人的保健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為其有增強機體免疫機能,防癌抗癌的功效。臨床觀察,對患有高血脂癥的病人用少量植物油烹炒鮮香菇90克,或用鮮香菇90克煮湯,有降脂作用。
25.花生 花生除了對人體滋補營養之外,還有廣泛的醫療保健作用:(1)降低血液膽固醇,對防止動脈硬化有一定作用;(2)用醋泡花生仁7日以上,每晚服7~10粒,連服7天,可使一般高血壓病人血壓下降或接近正常;(3)將花生殼洗凈泡水代茶飲,對血壓和血脂偏高者亦有一定的療效。正因為花生有降低血脂,膽固醇,降血壓預防動脈硬化之效,所以花生也可作為預防中風的常用食品。
26.木耳 木耳含氨基酸11﹒5%、蛋白質13﹒85%、脂肪0﹒6%、碳水化合物66﹒22%、粗纖維1﹒68%、胡蘿卜素、鉀、鈉、鈣、錳等元素及維生素B1、B2和原維生素A,還含有卵磷脂、腦靈脂、麥角甾醇及多糖。木耳味甘,性平,能涼血止血,補氣潤燥,可治療多種出血癥,便秘及高血壓病,故有利于出血性中風的治療,也有利于防治高血壓病以預防中風的發生。本品由于兼治血之功,還能幫助中風病人康復。
27.牛奶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和蛋白質,脂肪,特別是牛奶中的鈣與蛋白質是結合在一起的,兩者極易被人體吸收。喝牛奶可延緩衰老,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中醫認為,牛奶能補中益氣。中風病人由于半身不遂,口角歪斜,吞咽困難而影響進食,可選擇牛奶作為中風患者鼻飼或輔導食品,對中風患者體質的康復有一定的幫助。
28.醋 醋具有散瘀,止血,殺菌,解毒等功效,實踐證明醋有防治動脈硬化之功效。如醋蛋療法:取米醋180毫升,裝入大口杯內,將一個生雞蛋浸泡在醋里,待46~48小時后用筷子把蛋挑破,將蛋清,蛋黃攪勻即成。服法:每日早晨取25毫升醋蛋液,加2~3倍的溫開水,再加蜂蜜調勻,空腹食用,分5~7天服完,對治療腦動脈硬化,預防中風有一定的作用。
29.海蟄 海蟄是降脂減肥,化痰消腫的佳品,并能降血壓,古代有以海蟄為主料的"蛋羹湯"治療肝陽上亢病癥的記載,因其有顯著的降壓,降脂作用,所以現代多用作中風患者的日常佐餐食品。
30.魚類 魚可滋補陰精,具有廣泛的保健作用,如鯽魚,鯉魚可以利尿消腫,鮑魚則可滋補腎精。吃魚可以健腦,多半因為魚體內含有一種營養物質叫DHA,也就是廿二碳六烯酸,是大腦營養不可缺少的不飽和脂肪酸,除魚之外的食物幾乎不含DHA。DHA不僅可改善大腦機能,提高學習、記憶能力,而且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成為動脈硬化的危險率,還可以抑制血糖形成,所以對各個時期的中風病人都很有益處。
二、常用藥物
1.黃精 黃精味甘,性平,有補脾、益精、潤肺的作用,實驗證明其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預防腦中風的形成。黃精有補腎填精的作用,能夠治療中風后的老年性癡呆,改善腦部供血,有抗衰老作用。黃精還有一定的降血糖及降血壓作用,多應用于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
2.桑椹子 桑椹子味酸,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作用。桑椹子由于其味酸,入肝經,因此多用于肝腎不足,肝風內動的高血壓,有熄風定眩的作用,實驗也證明其有降血壓,預防中風的作用。桑椹子也可用于中風后遺癥,偏癱肢體強硬,屈伸不利。
3.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是最常用的食療品,主治中風屬肝腎不足型的頭暈,頭痛,腰膝酸軟無力及耳鳴,視力模糊等癥。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糖和降壓的作用。
4.何首烏 何首烏味甘,苦,澀,性微溫,有養血滋陰,潤燥通便,解瘡毒的作用,是滋補良藥,有顯著的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并能調節血糖,防治腦動脈硬化,對中風有預防作用。若中風后癥見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腰腿酸軟,大便不通最為適合。
5.杜仲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可補肝腎,強筋骨,并有顯著的降血壓作用,凡血壓升高,辯證屬肝腎不足者最適合服用。對于中風后筋骨痿軟無力,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也有作用。
6.益智仁 益智仁味辛性溫,長于補腎固精,縮小便,溫脾止瀉,攝涎唾,可用于中風患者,辯證屬肝腎虧虛,小便失控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流涎等癥狀。
7.黃芪 黃芪味甘,性微溫,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等功效。對于中風患者因氣虛血滯所致的肢體麻木,半身不遂以及中風后長期臥床不起,褥瘡形成療效較好。研究表明,黃芪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因此也用于防治中風及治療虛性高血壓。
8.當歸 當歸味甘、辛,苦,性溫,有補血、活血,通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實驗表明當歸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治療中風患者半身不遂,麻木疼痛或合并有便秘者效果最佳,尤其適用于中風后遺癥的調養。
9.山楂 山楂味甘,酸,性微溫,入脾,胃,肝經,能消食健脾,得氣散瘀,對治療心腦血管病,健脾助消化,擴張腦血管,降血壓,降血脂都有一定的作用,是防治中風,促進中風病人康復的藥物。
10.雞血藤 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能行血補血,舒筋活絡,凡因血虛,血瘀而半身不遂,麻木疼痛,手足腫痛,肢體僵滯不和均可以雞血藤治療。因其又能降血壓,尤適宜于治療中風后遺癥合并高血壓病者。
11.三七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是血證要藥,能夠化瘀止血,通經止痛,對于腦出血急性期治療效果顯著,也可用于冠心病冠狀動脈缺血引起的心絞痛,研究表明,三七能縮短凝血時間,并能夠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心率及擴張血管,有降壓作用,最適合于高血壓辯證為瘀血阻滯的患者。
12.丹參 丹參味苦,性微寒,具有涼血祛瘀,安神定志作用,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促進腦組織修復和血管再生,并能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增生,防止動脈硬化。因此,丹參對換中風早期的治療十分有益。特別是腦出血急性期應用丹參有涼血寧絡作用,能使病性穩定同時又能改善腦的供血狀況,有利于中風的恢復。
13.赤芍 赤芍味苦,性微寒,長于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主治中風腦出血急性期及合并高血壓肝火亢盛的證候。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赤芍含赤芍甙,具有良好的解痙作用,并有降壓,增加腦血流量及鎮痛,鎮靜,抗驚厥,抗炎,抗潰瘍等作用。
14.蛇 常用作藥用的有白花蛇和烏梢蛇,白花蛇又分蘄蛇(即腹蛇科動物的五步蛇)及金錢白花蛇(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的幼蛇)。白花蛇味甘、咸,性溫,有小毒,長于祛風,通絡,止痙,對治療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肢體拘攣,活動不利或麻木不仁有獨特功效。烏梢蛇味甘平,無毒,功用類似白花蛇,但藥力較弱。
15.葛根 葛根味甘,辛,性平,能解表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渴。葛根具有良好的解痙和活血通絡作用,其中葛根素已制成針劑,用治中風,這是因為葛根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還能解除腦動脈痙攣,增加腦血流量,對于頸椎病導致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產生的眩暈,頸僵有一定療效。另外,葛根還有降血糖作用,對血糖升高的中風病患者尤為適宜。
16.綠茶 綠茶味苦,甘,性涼,能清心除煩,提神益思,消食除膩,生津解渴,利尿解毒,健美減肥。適合于煩躁多怒,頭昏頭脹,思維不敏的中風患者。綠茶含有茶多酚,能降低血壓,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中風的防治。
17.菊花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功效能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同時能清熱解毒,對頭痛,眩暈,目赤頭昏有較好的療效,菊花還有降血壓的作用,尤其適宜于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患者。
18.天麻 天麻味甘性平,是平肝熄風,祛風通絡的常用藥,可用于治療中風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而見頭暈目眩,頭痛,面紅,肢體麻木,四肢癱瘓等,天麻也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19.草決明 草決明味苦,甘,性微寒,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可治療中風患者因血壓偏高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癥,對有便秘的中風患者更為適宜。同時,草決明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對于以膽固醇升高為主的高脂血癥療效較好,常服可以減輕動脈硬化程度,預防中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