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長期飲酒的人,沒有不患消渴病的,只需看看大海也有被封凍而酒從不被結凍的事實,就可以知道酒性的酷熱;再也沒有被的東西可與它相比了。至于脯熱鹽咸之類的食品,就是喝酒人的嗜好,經常不離口,往往三大杯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而沒有限度的大吃大喝,咀嚼魚醬肉醬。不擇酸咸,如此通宵達旦,酣暢的興致沒有罷休的時候,以致三焦猛熱;五臟干燥。木石尚且會焦枯,人又怎能不因渴而得病呢?患下消渴癥后能不能治愈;就全在于病人自己了;如果能依照切實可行的方法來節制調養,半月到一月就可以痊愈;如果不自己愛惜,后果九很難預料了。醫書上的藥方,其實很多都很有效,但又能拿自己不慎養的人有什么辦法呢?
消渴病有三大必須注意的事項:一、飲酒;二、性生活;三,咸食或者面食,能夠注意這三項的,即使不服藥,也沒有其他危害;而不節慎這三項的,即使有金丹妙藥,也救不了,所以確實應該深思謹慎。
人的一生放縱恣肆的事情很多,當其盛壯之時,不自我表現愛惜身體,只求快情縱欲,極意房中之事,稍到年老時,腎氣虛耗衰竭,從而百病滋生。也有年青時怕自己性功能不強,而多服石藥散劑,到真氣已經用盡時,只剩下石氣,惟有虛耗,唇口干焦,而精液自瀉。有的小便赤黃,大便干燥;有的渴而不下利;有的不渴而下利,所吃的食物全都化作小便,這都是不節制性欲所致的疾病。
凡是平常人,夏天多發渴的,是由于心氣太旺的緣故。心氣太旺就會出汗,出汗過多則導致腎中虛燥,所以渴而小便少,冬天不出汗,所以小便多而次數頻繁,這是平常人的癥侯。患消渴的人,只小便頻繁而不飲水的,這是腎實癥,經書上說,腎實就會發生消的癥狀,消,就是不渴而下利,所以,服石藥之人有小便下利的癥侯,是由于石性歸于腎,腎得石就實,實則能消水漿,所以下利,下利多了就不能潤養五臟,五臟衰弱就發生百病。
張仲景說:熱結于中焦就成為堅癥,熱結于下焦,就成為溺血癥,還會使人淋閉不通,明智的人,必定不會患小便下利,確實是這樣,身內有熱的病人就多發渴,對渴而虛的病人,須除熱補虛,就能痊愈。。。
方見:苻神湯,豬肚丸,浮萍丸,黃連丸,栝蔞粉,枸杞湯,鉛丹散,酸棗丸,增損腎瀝湯,九房散,棘刺丸,骨填煎,三黃丸,阿膠湯等。
患消渴而咽喉干的,可灸胃管下俞三穴各一百壯,穴在背部第八椎棘突下橫行三寸處。
患消渴而而口干不可忍受者的,可灸小腸俞穴一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患消渴而咳逆,可灸手厥陰,病人有多少歲就灸多少壯。
患消渴而咽喉干的,可灸胸膛五十壯,又灸足太陽五十壯。
患消渴而口干煩悶的,可灸足厥陰百壯,有灸陽池穴五十壯。
患消渴而小便數,可灸兩手小指頭,及足兩小趾頭,以及灸項椎,效果很好。也可灸正當脊梁中央骨縫間一處,以及腰眼上灸兩處,共三處;或灸背上脾俞下四寸,正當夾對脊梁的兩處。灸各處的壯數都等于病人的歲數;還可灸腎俞兩處。
治療小便次數多而量少且難用力,總是失精者,先讓病人舒展兩手合掌,將兩大指并齊,急逼之,使其兩爪甲相近,以一柱灸兩爪甲跟肉際,肉際方后自然有角,令柱正當角中,稍侵入爪上,這是兩指共用一柱的方法。也可灸足大趾,與灸手同法,各三柱即止,過三日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