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脂腹肝湯
組成:丹參15克,茵陳20克,澤瀉20克,黃芩12克,山楂12克。
功效:舒肝、消瘀、祛濕、化積。
應用:脂肪肝。
用法:每日一劑,早晚飯前溫服。
方解:脂肪肝見于肥胖、酗酒、糖尿病及急性肝炎恢復期和慢性肝炎活動期,由于不適當地增加營養和減少活動使得脂肪堆積,加之肝臟代謝機能受損,過量脂肪在肝內積聚而成。若不及時治療可使急性肝炎病情遷延,慢性肝炎病情加重,發展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祖國醫學沒有脂肪肝的記載,屬于中醫“脅痛”、“積聚”的范疇,患者常有脅痛、肥胖、肝大的表現,病因病機為濕、痰、食阻滯,化生濁邪,肝膽疏泄失調,血脈瘀阻。方中茵陳疏肝利濕為主藥,丹參活血化瘀為臣藥,黃芩、澤瀉清熱利濕,山楂化食消積共為佐藥。全方舒肝、消瘀、祛濕、化積,對脂肪肝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加減變化:脅痛甚者酌加青皮10克,郁金12克;不思飲食者加炒麥芽15克,生山楂15克,雞內金12克;口苦、口干加龍膽草10克;惡心欲嘔加清半夏30克,干姜10克;腹脹納少者加厚樸10克,生山楂15克;大便稀溏加澤瀉15克,白扁豆30克;肝大明顯加鱉甲、穿山甲各10克;婦女月經不調加澤蘭15克,三七粉3克(沖服)。
注意事項:適當控制飲食,以高蛋白低脂肪少食糖為原則。慢性肝炎患者長期靜脈點滴,用藥不宜采用高滲性葡萄糖,以減少糖向脂肪的轉化,注意減肥控制體重,絕對禁酒,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肝炎恢復期參加鍛煉,運動量以病人體力能耐受為標準,促進脂肪的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