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女性病人25歲,2007.1.18日行剖腹產,手術室較冷,第三天晚上,病人出現惡寒,無發熱,動則汗出較多,不動則無汗,痰量較多,輕微咳嗽(因術后,不敢咳嗽,怕傷口疼痛.),咽癢,口中乏味.舌淡,苔薄白,微膩.脈浮緩. 辨證:太陽中風 處方:桂枝湯加減 方藥: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0g大棗10g法夏15g茯苓15g陳皮12g黨參30g當歸12g防風15 效果:患者服藥一次(半小碗)后大汗出,滿面通紅,遂立即測體溫,正常.囑患者明日晨服中藥減少1/2(與第一次,半小碗比).第二日中午患者訴:昨夜大汗淋漓,但自覺病已好轉一半,晨服中藥減少1/2后,亦有明顯汗出,但較昨夜明顯減少.囑其減少藥量服第一次藥量的1/3.第二日,訴,已無汗出,動亦無汗出.諸癥基本消失,飲食亦好轉.
體會:婦人新產后,氣血兩虛,再感受寒邪.辯證應無誤,雖加入黨參30g 扶正,但方中發散藥劑量亦偏大(我本考慮到發散問題,所以未敢用荊芥)所以致病人出現藥后大汗淋漓.我還曾遇到一新產婦,產后感寒表實證未敢用麻黃湯,用了人參敗毒散加荊\防,劑量比成人劑量稍小,病人服后亦汗出較多. 教訓:今后在新產婦的用藥劑量問題上應謹慎,最好是普通人的1/2___2/3量.
不知諸位醫友有何體會,愿一起分享.大家共同學習提高.
黑糊糊
仲景說“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 當然也要分清藥汗和病汗,病汗則調其陰陽,藥汗以剛好出點毛毛汗才最好,不要大汗淋漓。用藥時的氣溫也是要考慮在內的,如果天氣熱,藥后汗出就可能會多,若是天氣涼,就可以適當把藥量放大。
shuanger 我也用桂枝湯加減治療一人流后感外邪致大汗出,效果很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