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案
張某,男,71歲。2012年3月16日初診。患冠心病、高血壓十余年,一月前因胸悶、胸痛、氣短、氣憋加重在某醫院住院治療,口服、靜點西藥擴冠藥及中藥益氣活血藥物,胸悶、氣短之證始終未見明顯緩解,醫生建議心臟支架,患者不同意,于日前出院。
現癥:
定體:形體壯實,肌肉堅緊。胸脅脹滿,口干 口苦,大便干結。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滑有力(注意!柴胡體脈)-----大柴胡體
定證:心前區憋悶,氣短,動輒喘息,頭痛-----心脈瘀血:桂枝茯苓丸。
二診:藥后氣短、喘息減輕,仍有心前區憋悶;大便通暢,舌質紅,脈弦滑。處方:上方加瓜蔞30克,薤白20克。五劑。
三診:心前區憋悶減,活動后已無喘息。又以前方出入,繼服十余劑而停藥。
按:初識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冠心病,緣于讀經方大師胡希恕的醫案,胡老認為冠心病多邪實證,并舉《金匱要略》原文為證:“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篇》)。觀本案病人,雖有短氣,動輒喘息,看似虛證,但形體壯實,肌肉堅緊,大便干結,脈弦滑有力(抓獨!),乃一派邪實之像,更有前醫用益氣活血方不效之佐證,故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投之即效。中醫選方用藥的原則是辨證論治,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冠心病的前提是邪氣實為疾病的主要矛盾。在確定這一前提基礎上,筆者還將本方應用于哮喘、高血壓病、甲亢、銀屑病等疾病的治療,均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