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宋以后多稱士女,代表的是中國古代那些美麗聰慧的女子,也是歷代畫家熱衷描繪的對象,歷代畫家按照自己心中對“美”的理解來塑造仕女形象。
在男性至上的中國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溫雅不俗的文房清供,與天理人情琴棋書畫相伴,點綴著歷代文人墨客的悠閑生活。
容齋 | 中國風 藝術 生活 / 訂閱號:rz17668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
工筆人物畫可謂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珍寶,它用筆工整,刻畫細致,色彩典雅,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其中,又以工筆仕女畫的歷史最為悠久,藝術欣賞價值最高。
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可算仕女樣式的典型。
他們筆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層社會和宮廷生活中的貴族和名門淑女。向人們展現了當時上層婦女閑逸的生活及其復雜的內心世界。
需謹記三點:
一是所描繪的人物是否符合歷史的真實性格,不是恣意妄為,這涉及作品立意;
二是整幅作品是否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品位,就是說作品的格調要高;
三是畫家的藝術功底是否精湛,筆墨功夫和造型能力是一個畫家的基本功,其作品的美學欣賞價值是由創作能力決定的。
---<End>---
本文由<容齋> 收集整理,圖片收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