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青春期,就像每個人都有想象中的天堂。
但如果青春期沒過好,你可能永遠都到不了天堂。
現在的我才知道,人這一生一定要把握兩次為自己做事的機會。
那就是——青春期別騙自己,成人期接受自己。
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
王爾德有這樣一句話:“不夠真誠是危險的,太真誠則絕對是致命的。”這應該是德加一生的真實寫照。
毫無疑問,德加是美的。這無論你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欣賞,都不會反駁。
但你總覺得他不夠真誠。
德加出身貴族,家教嚴格。
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描摹完美的芭蕾女子。在他筆下,她們扭轉、騰空,冷面對人、不帶感情,就像我們身邊的某一位女生:你覺得她處處完美卻像是假的。
王小波說:“不幸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你別無選擇,假如能夠選擇,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時此地。”
我只是覺得,那個時期的德加帶著家族的假面,一定不開心,時常感到壓抑。就像我童年時期,爸爸牽著我進了朗誦班,我對自己讀的每一首詩詞,都帶著抵抗情緒。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那部娜塔麗·波特曼的《黑天鵝》?影片中的娜塔麗,優雅婉約,身形卻過于清瘦、干硬,由于過于保守懦弱,一舉一動無不畏畏縮縮、誠惶誠恐。
是的,她的美那么純潔——但是你對她的姿態并不會著迷,就像德加本人(他一生都沒有性伴侶)或者是他的早年畫作。他的每一個舞女,都像是刻畫青春懵懂期沒有經過釋放的自己,精準、克制,全靠技法,沒有一點性魅力。
弗洛伊德的學生威爾海姆·賴希有個理論叫“人格鎧甲”(character armor)。現在想想,那些青春期不曾叛逆過的人,一定是那副人格鎧甲不好脫卸——就像德加,或者我身邊的每一個你、我、他。
當我們選擇把自己包裹安全,人格魅力與性魅力也會隨之消逝。而一個沒有性魅力的人,做什么事都不會成功。所以你看,德加對他自己前半生的畫作都不滿意。
他不敢像蒙克一樣嚎叫,更不敢像勞特累克一樣捧妓女的腳。
《黑天鵝》里,藝術總監Thomas曾經對娜塔麗這樣說:“你看她跳的那種熱情是你裝不出來的。”那一刻我甚至覺得他在說我自己。
那個并不完美、甚至有點壞的成分,貪婪、黑暗、想放縱的你自己,你敢接受么?
所以,當德加開始畫出那些世俗浴女,他終于開始接受了自己。是的,就是我說的人生第二次機會。
有人說德加老年一定糊涂了,才畫了這些搓澡婦女。他不再美化女人,而是給她們真實的人格,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真實的人格。
這些浴女不取悅任何人的眼睛,只顧埋頭擦洗自己的身體,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這些婦女都是一些普通人。她們別的什么也不管,只忙顧于自己的梳洗,就像您在鑰匙孔里所看到的那樣。”
沮喪與孤獨我們常有,黑暗與放縱我們也會。弱點與缺點,人之常態。能夠改變就去改變,不能改變就去接納。
接受自己,愛自己,才能接受世界,愛上世界。
一個人有多么熱愛世界,就會多么地熱愛自己。
反之亦然,一個人有多么地熱愛自己,Ta才會多么熱愛世界。
本文內容為訂閱號『 央美藝術品』原創
轉載請與微信訂閱號:『 央美藝術品 』后臺聯系
本文編輯: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