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生卒年不詳,活躍于公元11世紀),字昌之,北宋畫家,廣漢劍南(今四川劍閣之南)人。北宋畫家,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初師滕昌祐,后來發展出自身畫風,沒骨花鳥自成一派,有徐熙、黃荃遺風。在北宋時期與宋徽宗趙佶齊名,是宋代花鳥畫壇的杰出畫家,是中國工筆花鳥畫的鼻祖。
趙昌初師滕昌祐,后過其藝,亦效徐崇嗣“沒骨法”。當時盛行厚彩重色,而趙昌超出陳規,據說他每天早晨朝露未干的時候,繞著欄桿觀察花卉,手中就調色彩繪,以觀察對象獲得他的藝術技巧。直接寫生于花卉和鳥獸的天然生活,擴大了花鳥畫的表現范圍,并對對象表現得極為生動。他自號“寫生趙昌”,他畫花極有生意,色彩最好,又多畫“折枝”而不是全株。
趙昌晚年自矜所作,往往深藏不市,若見自家畫作流落市井,則復自購以歸之,故世罕傳。《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154件,《宋中興館閣藏畫》著錄其作品27件。傳世作品有《四喜圖》軸,圖錄于《中國名畫寶鑒》;《粉花圖》軸,圖錄于《中國名畫集》;《寫生蛺蝶圖》卷,相傳為其所作,現藏故宮博物院;《寫生杏花圖》冊頁,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寫生蛺蝶圖》 手卷 紙本設色 27.7×9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寫生蛺蝶圖》局部
《寫生杏花圖》團扇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花卉四段圖》卷 佚名(傳趙昌)絹本設色 縱49.2、橫77.6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花卉四段圖》局部
《歲朝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竹蟲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小鳥》圖頁 大不列顛博物館
《蜂花圖卷》佚名(傳趙昌) 絹本水墨設色 25.2×202.2厘米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蜂花圖卷》局部
《四喜圖》
《雙兔圖》
《秋花夾蝶圖》
《麻雀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