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即國都、京師。但凡城市名中帶有“京”字,那這座城市在當(dāng)時肯定是非常繁華的存在。由于歷朝歷代統(tǒng)治中心的不同,”京”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那么古代常說的“東京、西京、南京、和北京”都有哪些城市呢?
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就是西周的國都——豐京和鎬京,合成豐鎬,位于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灃水以西為豐京(周宗廟和園囿的所在),以東為鎬京(周天子居住和理政之地)。
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同時對后世的都城建設(shè)影響深遠(yuǎn)。
東京
最早的東京,指的是洛陽。雖然她很早就被作為都城,但真正被稱作“東京”始于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在北周平齊后,升洛陽為東京,置六府官,號東京六府。隋朝時,又被稱作東都。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東都又被改成東京。
北宋朝時,其都城為東京,在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現(xiàn)在一提我國的東京,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她。開封,最早定名“啟封”,取“啟拓封疆”之意。后因避漢景帝劉啟諱,更名為開封。在北宋當(dāng)時,開封的經(jīng)濟(jì)、政治、文化等達(dá)到頂峰,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
遼金時期,分設(shè)多個都城管理國家。它們所設(shè)的東京在今天遼寧省遼陽市。
西京
同樣,相對東京,西京在不同時期,對應(yīng)的也是不同地方。
最早的當(dāng)然是和東京洛陽并稱的西京長安,在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曹魏黃初二年,長安稱西京。隋唐時期,京都長安有時也稱西京。
到了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鳳翔為西京,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
而北宋時期的西京卻是相對東京開封而言的,這時的西京指的是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西夏的西京為西平府,在今寧夏靈武市。
遼金元三朝西京為大同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
其實在民國時期,曾擬于今陜西省西安市建陪都,甚至直接更名西京市。
南京
最早的南京,指的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見于曹植《漢二祖優(yōu)劣論》中。但并無官方改名稱呼,可能是一種別稱叫法。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置南京,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但所立時間很短,不到三年。
宋朝南京為應(yīng)天府,在今河南商丘。
遼國時期南京為析津府,在今天的北京。
而金滅北宋,后遷都開封府,定開封為金代的南京。
明朝南京即現(xiàn)在的江蘇省南京市。
北京
最早的北京,同樣是唐肅宗時期所置,在今天的山西太原。
北宋時期,最初的北京是一個很大的行政區(qū)劃,下轄十二個縣,范圍包括山東省德州和聊城、河北省邢臺和邯鄲、河南省安陽三省五市。后來慶歷二年(1042年),建大名府為北京,在今天的河北大名。
遼時期沒有北京一詞。但有上京,意思上和北京差不多。其上京在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zhèn))
金時期上京為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大定府為北京(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大明鎮(zhèn))。
上面“京”城市,東西南北有那么多,其實是因為“五京制”,即多個國家都城管理制度,最早見于唐朝。也有的是為了從方位上來區(qū)分都城。
所以這里面其實還有一個“中京”,東晉到初唐,洛陽為中京。之后唐中京為京兆府(陜西西安);遼中京大定府(內(nèi)蒙古寧城縣)、金中都大興府(北京)
從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城市在一個政權(quán)、一個國家的變遷,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所以我們不要看不起或是小瞧任何一個地方或城市,也許她輝煌的時候,你那兒還是個破敗的小山村呢;或許你現(xiàn)在看不起的小地方將來會一飛沖天呢,這誰又能說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