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沉淀,淘其糟粕,取其精華,成為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而對聯就是承載這一文化的重要載體,每逢佳節,家家戶戶貼春聯,祈求來年順風順水。這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而對對子在古代更是檢驗一個人真才實學的重要依據。今天來說一下在民間流傳最廣的一副對聯,上聯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如果是你,你會說出什么樣的下聯?
對聯講究工整,要想對出下聯就要先弄明白上聯的意思。上聯中的老子,也就是《道德經》的作者李耳,在道家被稱為“太上老君”,李有一天騎著青牛出函谷關。對聯巧用一語雙關,老子既可以指的是寫《道德經》的李耳,然后李耳姓李;又可以指“我”,我姓李,等于是自報家門,當然這僅限于李氏這樣說。
對于這個上聯,歷史上很多人為其對出了下聯,接下來就看一下那些為人稱道的下聯。首先第一個:聽雞鳴頌道經,紫氣東來。據說李耳經過函谷關時正是黎明時分,當時雞鳴狗叫,天空出現了火紅的曉云這種自然現象,于是便有了這樣一則下聯。對聯巧妙運用同一件事,前部分對的很是工整,只是后半句就顯得后力不足。第二個:攥紅本入華山,徒兒名沖。這則下聯說的是岳不群的高徒令狐沖,他手里拿著進入華山的通行證-一個小紅本子,出與入相對,姓與名相呼應,可以說對的比較工整,但好像還是少了幾分韻味。
第三個:攥赤兔入華山,愚徒名沖。這則還是說的令狐沖,只是稍有變化,手里不再拿的是本子,而是獻給師傅的赤兔,但是后半句的“愚徒”與“老子”還是不能比。再來看第四則:坐白驢往晉汾,小仙姓張。這里說的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傳說中他倒騎驢來往于晉汾之間,對的比較工整。第五則:臥紅帳入癡夢,周公叫姬。說的就是《周公解夢》的作者周公,他一生有著卓越的功績,執掌朝政七年,之后毅然把政權歸還于成王,并給后世留下了“周公解夢”一書,這里的前半句不用多看,后半句里也是一語雙關,周公睡覺讓妻妾陪伴,另一說是周公姓姬。最后一個:引宮娥降須眉,孫武稱圣。這里說的是孫武,他曾將吳國宮女訓練的比男子還要出色,并且著下《孫子兵法》一書。
綜合來看,除了張果老那個用到一語雙關,讀來還比較有韻味,其他的都不算是是十分工整,再有一個就是周公的那個,讀來也很有意思,但是上聯一語雙關的是“老子”,下聯是“叫”,這就有些不太好了。經過以上幾個,是否你心中也想出了一個下聯?歡迎評論區寫出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