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5日下午,溥儀離開了他出生的地方,此時溥儀沒有傷心反而有一點喜悅,因為出生在這個高墻里面,從小也生活在這里面,終于能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早在1922年就有所預料,陸陸續續打包好大大小小幾十箱寶物運到宮外,這里面有很多都是現在的鎮館之物。
溥儀先是被日本人接到東北做偽滿洲國的皇帝,之后又被蘇聯抓捕,最后在回國改造。在這一系列磨難中溥儀都靠著他的財務保證自己的安全,被蘇聯逮捕時,為了讓蘇聯兵不殺自己交出了自己攜帶的大量寶物,在監獄時還賄賂看守,雖然當初攜帶的寶物都已經在流亡的過程中遺失,但是有一件東西,溥儀死都沒有丟掉它。
據說溥儀為了能將這件寶物帶出皇宮,偷偷將其縫在棉衣里,而且從此以后一直隨身攜帶,它就是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稱作“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由三枚印章組成。
田黃三連印章,為乾隆皇帝的御寶,是用極為稀有、珍貴的田黃石雕刻而成。更難得的是,它是一件乾隆皇帝親身參與設計的稀世珍寶,代表著康乾盛世文化和藝術的高度。溥儀當年在離開紫禁城時,其他寶物都是直接用箱子裝的,唯獨田黃三連印章貼身帶走,足以體現對它的重視。
1959年,溥儀獲得了特赦,此時他已經53歲。不久后,溥儀找到了一份普通工作,這讓他十分激動,就將隨身攜帶的寶物上交給國家,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并成為鎮館之寶,它就是田黃三連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