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更多問答我有靠譜回答
2個回答
聶作平 作家 48贊
踩
題主的問題不準確,他所例舉的官職中,封疆大吏并不是具體的職務。下面詳述之。
知府。是宋代知某府事的簡稱。清代的知府,是地方政府中府一級的長官,略相當于今天的地級市、地區、盟或州的一把手。
道臺。道臺是道員的別稱。道臺起源于明代,明時,省一級設布政司和按察司,但由于一省地方廣大,常常派出布政使的佐官比如左右參政和參議,分駐省內不同地區,叫做分守道,管理錢谷;按察使也派出佐官比如副使、僉事,分駐省內不同地區,叫做分巡道,管理刑名。此外,還有一些因事而設的,如四川鹽茶道。分守道或分巡道的長官,就稱為道員,也叫道臺,他們向省級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負責,是省與府之間的長官,同時還負有監察地方官員的職責。清承明制并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本是臨時性差遣的道臺,改為固定的實官,并大多還兼兵備道。所以,道臺就成了省內幾個州府的最高長官,相當于在今天的同一個省內的幾個地級市之上再設一個機構。
提督。提督是一省的高級武官,節制全省的武裝力量,下設鎮、協、營、汛等單位。在沿海和沿江地區,還設有水師提督,專事掌管水軍。
總督。地方最高長官,管理一省或數省,并且綜理軍民要政。略相當于建國初期的各大區,如西南局、中南局的最高首長。此外,還設有專門事項的總督,如漕運總督,河道總督。
巡撫。一省的最高長官,也是綜理軍民要政。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總督管理數省,但他并不是巡撫的上級,二者是平行的。
上面的總督,巡撫,因總攬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相當于古代諸侯,故而稱為封疆大吏。有時候,也把提督以及將軍、都統等高級地方官都統稱為封疆大吏,它只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并不具有嚴格的規范。
1評論 歷史軍魂 3贊
踩
除封疆大吏這些都是清朝的官員。清朝實行的是督撫制,清朝初期設立了七個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川陜總督;總督管轄兩到三個省,每省設巡撫一名。藩臺,鎳臺和道臺是省級官員,在其之下的官員為知府和知縣。武官每省的最高官員為提督,之下為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