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德道長以七言詩的簡練形式對經文進行簡要概括及簡單理解--《道德經》
第一章:道不可言不可名,有無同出而異名。無欲觀秒有觀徼,玄之又玄眾秒門!
第二章:對立統一天道恒,善者生存法圣人。處事無為合大道,行教不言勝有聲!
第三章:追名逐利是禍根,攪得天下不安寧。虛心實腹能治理,弱志強骨利身心!
第四章:道沖用之或不盈,象帝之先萬物宗。淵湛莫測應效法,挫銳解紛和光塵!
第五章:天地不仁大愛濃,圣人法之百姓擁。若明橐龠虛不屈,當舍多言貴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謂玄牝,玄牝之門天地根。若以玄牝修仙道,綿綿若存不用勤!
第七章:天長地久不自生,圣人法之無私心。莫問身先身存事,只管后身與外身!
第八章:上善若水品德優,利物不爭處下柔。如能若水至七善,幾與大道永無憂!
第九章:金玉滿堂莫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咎。凡事須知適可止,功成身退保無憂!
第十章:形神相依氣致柔,滌除玄覽心無垢。無為無知能守靜,修道養德上瀛洲!
第十一章:有之為利無為用,有無相依價等同。若將有無形神比,形神俱秒似仙翁!
第十二章:聲色犬馬若迷心,步步走進地獄門。勸君為腹不為目,六根清凈不染塵!
第十三章:不論寵辱皆不驚,毋計得失致無身。貴愛以身為天下,天下方可寄斯人!
第十四章:五色無聲且無形,三者混一為道身。執古之道御今有,能知古始謂之根!
第十五章:善為道者體道行,若冬渋川畏四鄰。微妙玄通不可識,只緣蔽而不新成!
第十六章:萬物并作復歸根,歸根曰靜知此明。夫唯虛靜合常道,至虛守靜乃成真!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憑自力,太上無為下不知。最忌失信犯眾怒,猶兮貴言要三思!
第十八章:大道廢棄弊病生,國家混亂六親爭。為治提倡仁和義,事與愿違難除根!
第十九章:圣智仁義巧利棄,三者為文不足兮。治理須從內心始,見素抱樸損欲私!
第二十章:俗人昭昭我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絕學無憂常清靜,貴食于母重本根!
第二十一章:大道恍惚又窈冥,象物精信藴其中。體道行到是為德,孔德之容惟道從!
第二十二章:曲全枉直洼則盈,少得多惑敝而新。為人當要“四不自”,與世無爭令人欽!
第二十三章:暴風驟雨一瞬間,天地所為亦枉然。為使天下得以治,靜無為尚希言!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不行,因此自見不得明。為防常見“四自”病,只須一顆平常心!
第二十五章:大道寂寥系混成,自然而然化乾坤。道及三才皆偉大,法道自然為圣人!
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躁君,慎重清靜要持行。人若以身輕天下,必將失本又失君!
第二十七章:天道運行無差失,善行道者乃人師。若問行道何用有?救人救物均不棄!
第二十八章:三知三守若行持,常德不離乃足兮。如此漸致復歸本,一步一步登天梯!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莫為之,為者敗之執者失。勸君一去甚奢泰,只緣萬有各不齊!
第三十章:以兵逞強事好還,師之所處棘生焉。當明物壯則老理,化戈為帛天下安!
第三十一章:夫為兵者不詳器,迫不得已而用之。即使取勝亦不美,但愿人間無戰事!
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降甘霖,民莫命之而自均。若能遵守其中道,天下萬物將自賓!
第三十三章:自勝者強自知明,知足強行不失心。待到功果圓滿日,死而不亡上天庭!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無窮盡,萬物恃之得以生。從不居功不主宰,若能法之成圣人!
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味淡清,視之不見聽不聞。若行大道天下往,往而不害乃太平!
第三十六章:將欲噏之必先張,是謂微明柔聲剛。如逞剛強示利器,若魚脫淵必滅亡!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如效法,世間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以樸鎮,不欲致靜定天下!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德永恒,無心作為見本真。若去薄華取厚實,方為真正修道人!
第三十九章:天地得一以清寧,萬物合道乃盛興。如明此理當謙下,背道而馳事不成!
第四十章:循環往復道之劫,守柔處弱道之用。夫為萬有自虛無,返回本原與道同!
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當勤行,明道進道要虛心。須知行道一生事,善始善終道可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萬物含陰陽,陰陽和諧呈吉祥。若明陰陽變化理,應守柔弱莫強梁!
第四十三章:天下至柔人至堅,雖無行跡力無邊。無為之益由此見,君當貴柔尚不言!
第四十四章:身與名利孰可親?甚愛多藏枉費心。悟得名利身外物,知足知止久安平!
第四十五章:守缺持虛用無窮,大智若愚不露鋒。夫唯清凈天下正,莫與世人爭英雄!
第四十六章:天下無道起戰爭,最恨貪欲難滿心。若能寡欲而知足,何愁天下不太平!
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戶天下曉,不窺于牖見天道。圣人不為何以成?只緣靜觀知玄妙!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損,以至無為道自成。夫唯無事取天下,勸君悠然莫折騰!
第四十九章:棄舍己見取眾心,善之信之不負人。圣人歙歙心渾樸,無有分別若童真!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乃規律,生生之厚反害己。人欲長生法自然,善攝生者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萬物遵道并貴德,道生德畜常自然。不有不恃不主宰,大道玄德難以言!
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身無殃,用光復明為襲常。謹記塞兌閉戶門,見小曰明守柔弱!
第五十三章:朝除田蕪倉甚虛,服綵帶劍財有余。可恥盜夸天人怨,勸君行道唯恐施!
第五十四章:建德抱道持以恒,修之與身德乃真。以身觀身找差距,見賢思齊道可成!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后如赤子,精足氣和神少思。自古養生貴中和,益生使氣謹防之。
第五十六章:言者不知知不聲,塞兌閉門止紛爭。不為得之有分別,崇尚玄同利眾生!
第五十七章:清靜無為不擾民,民自富裕切樸真。倘若天下多忌諱,民不聊生國將傾!
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其政察察民失真。牢記陰陽轉化理,光而不耀法圣人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深根固柢命久長。勸君早服重積德,無須舍此覓仙方!
第六十章:治國好比烹小鮮,從容無為只等閑。若君對民不傷害,國自太平民自安!
第六十一章:大國小國如兄弟,不必動武傷和氣。問君何以致太平?處下守靜莫樹敵!
第六十二章:無上大道萬物奧,眾生之寶或所保。如能舍棄名與利,坐進此道樂逍遙!
第六十三章:欲圖難事于其易,將為大事于其細。謹記多易必多難,為之須從無為始!
第六十四章:凡事為之于未有,銘記治之于未亂。勸君無為且無執,輔助萬物順自然!
第六十五章:勸君棄智以治國,常知楷式謂玄德。如能與物返真樸,乃至大順天下和!
第六十六章:江海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容無量。君若言下與身后,天下樂推譽滿邦!
第六十七章:太上三寶記心間,一慈二儉三不先。若舍三寶將死矣,持之保之成圣賢!
第六十八章:執政用兵同一理,不武不怒且不與。最是謙下以待人,與世無爭誰能敵!
第六十九章:兵家箴言乃至理,用兵為客且退尺。夫唯輕敵三寶失,抗兵相若哀勝矣!
第七十章:道言易知并易行,為何天下少知音?只緣未識真面目,被褐懷玉若圣人!
第七十一章:不知顯知是謂病,圣人病病終不病。勸君知之若不知,為學日益且求精!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大威至,所居所生莫兒戲。勸君自知且自愛,自見自貴當舍棄!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者與不敢,前者兇險后者安。天道無為無不為,柔弱得生合自然!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君當思,奈何以死恐懼之。切忌代天去司殺,倘若如此反傷己!
第七十五章:民饑難治乃輕死,一國之君應三思。夫唯無以生為者,賢與貴生合天意!
第七十六章:生之柔弱死堅強,兵強則滅木強亡。牢記堅強死之徒,持守柔弱致安康!
第七十七章:天道其猶張弓乎?減損有余補不足。道者法之奉天下,為而不恃功不處!
第七十八章:水攻堅強不可擋,柔之勝剛弱勝強。圣云受垢是謂主,正言若反細思量!
第七十九章:有德司契乃為善,無德司徹結大怨。天道無為不偏愛,常與善人理當然!
第八十章:甘食美服遠饑寒,安居樂俗心底寬。鄉風淳樸無征戰,小國寡民似桃園!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句句真,自然無為道為根。效法天道利不害,為而不爭乃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