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在懨懨欲睡的課堂更加令人向往。我夢想學生不再厭學,教師職業成為香餑餑。我夢想學校變樂園,講臺成圣壇,在生唱師和中教學相長。我夢想學生愛文學,在陶冶性情的經典名著中自由采擷。我夢想學生都勤奮,勞逸能結合,時光無蹉跎。我夢想德智體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共享和諧。
我夢想學生都嗜學。放學后舍不得回家,還沒睡倒就盼著天亮。我夢想學生看到陌生的字詞就像財迷覓珠寶,占有才后快;我夢想學生遇見優美的語句就像小伙饞姑娘,兩眼發賊光;我夢想學生對待好文章就像久旱逢甘霖,不讀豈酣暢。我夢想……看電視不忘欣賞臺詞,聽廣播想著校對發音;就連街頭廣告也不放過,那里面有標語,有對聯,有奇趣……我夢想學生衣兜里裝張字紙,這是每天要背的詩詞名句,等車的空隙,掏出來瞅瞅——這是自發的追求,這是進取的享受;我夢想學生衣兜里裝支鉛筆,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堅持寫讀書筆記與日記。
我夢想學生都會玩。在長跑中磨煉意志,在太極中領悟沉靜;在足球場上揣摩協作的意義,在拔河繩側展示團結的力量;用乒乓球訓練靈敏,做健美操追逐陽光;籃球排球拼才藝,象棋圍棋測智商。我夢想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舞臺,每個舞臺都有學生的精彩。
我夢想教學都務實。不去教“貼翹頸食”的另類讀音,不屑學“魑魅魍魎”的罕用字形;它們都像“茴”字的四種寫法一樣沒大用。別死背古文,等學生真正懂了,你不說他也會用功;別抄記作家作品與名號,互聯網時代一搜萬事通。我夢想……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考試僅僅就是考試,別那么頻繁,別那么僵死,別惟分數論,更不要“一考定終身”。我夢想學以致用,學了會用,學用結合,需用才學。沒了學習興趣,干脆先干點別的。與其硬拗羊頭,不如順毛趕驢。
我夢想課堂多變幻。課前三分鐘演講,課后五分鐘練字。每日抄一格言警句,每周背一詩詞曲賦。語文教學別再像醫學那樣搞解剖,完整的詩篇縱肢解得七零八落,學生學到的也僅是皮毛。既然老師嚼得再好的饃,學生都不愿吃,干脆讓學生自己閱讀好了,讓他們自己去選擇,自己去發現,自己去領悟,自己去感慨。老師只要調動興趣,提供范本,教給方法,解疑答惑就可了。故事會、演講賽、手抄報、征文展——變著法兒讓學生表現,讓他們競爭,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讓他們有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學習是那么美好,學習是發自肺腑的需要,學習一時一刻也離不了!
我夢想思想求解放。讓學生在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經》中懷想原古的純樸;讓學生在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的《莊子》中領略雄辯的風采;讓學生在開創傳記文學先河描摹人物呼之欲出的《史記》中體察人性的復雜,學習寫作的技法;讓學生在融社會型態、政治關系、奮斗理想為一體而毫無說教的《西游記》中洞悉社會弊端,培養大無畏精神;讓學生在如行云流水既有思辨色彩又不乏文學意味還能觸動心靈深處的《把欄桿拍遍》中,把欄桿拍遍……
我夢想每天五節課,每周歇三天,中午可休息,晚上早安眠。我夢想學生自己留作業,自發去求索,主動去拼搏。我夢想學生在自由的狀態中爭分奪秒只爭朝夕;我夢想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加強修養見賢思齊。我夢想人人都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夢想人人都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夢想大中華就是桃花源,桃花源就在全中國。我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