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雖然不需要我們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拿事業繁忙來犧牲孩子。即使不能全職陪伴,每天也要留出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于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為要規范,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如果母親愛打扮,其女兒也必然是愛打扮的。同樣父親愛喝酒,兒子也會喝酒;父親說臟話、粗話,則孩子也是如此。這已成為家庭教育的定律。
我們說家庭是一所學校,但家庭教育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它通過家庭環境氛圍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
英國的愛德華家族,是真正的書香門第。這個家族培養了很多精英。而另一個珠克家族,則出現了很多酒鬼和賭徒。假如珠克家族中的某個人,當他孩子還是嬰兒時,就被愛德華家族抱養,那這個人又將變成什么樣的人呢?反之又會怎樣?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孩子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榮耀。
王琨老師說:你今年三十五十,哪怕你八十,你這一生的語言、一生的行為,都是來自于你小時候父母對你的教育。
現在有多少家長是這樣的:爸爸在看足球,世界杯、媽媽在看甄嬛傳,讓孩子進屋寫作業!書香門第怎么來的?王琨老師說:“就來自于耳濡目染、來自于言傳身教、來自于爹娘從孩子有記憶的那一瞬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