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自己不說出來,就永遠沒人聽得見
我們的思想念頭,無色無聲無臭
沒有重量沒有蹤影,來去自如
沒人可以把它握在手里來找 你算賬找你理論
沒人能手里掐著你的念頭來跟你對簿公堂
也沒人能舉著你的好念頭來感恩道謝……
那么,它究竟有什么重要的呢?
儒家講慎獨,佛教講善護念, 意義何在?
思想決定了行動。先有想法,才會有做法。有愿望和決心,才會去做。有時,我們不很清楚或者常常忘記的是,思想是在間接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這些,我們很多人現在也都意識到了,所以現在大家都知道改善內心世界的重要性,知道修心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種真實的成長。我們在心靈成長的同時,也稍帶著讓事情變得更順心、讓自己的生活更順利。
此外,其實我們完全不清楚的是,我們的意識、思維,究竟對周圍世界有沒有其他的微妙的作用。
國外有很多研究心靈和意識的機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些機構大多被主流科學界視作另類。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某些實在的、被科學界廣泛認可的研究結果,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我們思想意識的作用。
舉個例子,我曾看過一位美國知名記者和作家琳內.麥克塔格特(Lynne McTaggart)寫的一些東西。她講述了她采訪過的大量研究者,講了很多具體的實驗。最近發現她的書國內剛剛有翻譯過來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我不知道這些實驗究竟有多大的科學性,我們可以只在茶余飯后當作花絮看看。看完合上書,浮想聯翩,也許會對眼前的這個世界有了更開放的看法,也許會對自己的思想念頭有了新的標準。然后,我們繼續耐心等待嚴肅科學慢慢向前發展吧……
說到思維意識這個話題,想起在好萊塢電影中,有這樣的構思——
假如你能聽到別人腦子里在想什么,假如你是個這樣的mind-reader,那會發生什么?
很早以前,我曾編過的一個童話般的浪漫情節——
一個人從來都不會說假話,永遠都只會說腦子里的真實念頭,所以一直被看作很傻,也處處碰壁;另一個人是個mind-reader,聽到了太多的口是心非,每日都不得清靜,也很痛苦。當然了,最后他倆遇見了,兩人都從此找到了寧靜……
現實世界中,我們既不能永遠心口如一,也聽不見別人的想法。
不過,轉念想想,或許事實也并非如此。或許,心口如一不是絕對不可能,我們的想法也并不是真的無色無聲無臭沒有重量沒有蹤影。
而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我相信,每當我們心中有了善意的、積極的思想念頭,我們就是在給孩子以祝福、給孩子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