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教育之路上,想要尋找一種絕對正確的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作為教育者,最希望的是,自己只起到撥動和影響作用,而不是絕對的主導和控制。教育如服藥,有成效亦有副作用,真的談不上“完美”,且最終要依賴被教育者本身的修養素質,吸收成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身”。這里修行的,不只是學生,為人師者,也在不斷研究和學習,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方式。——于老師
一、小學生閱讀書目的六個臺階:
1、圖畫書(包括繪本)
圖畫書從孩子出生就伴隨著他,以家長朗讀為主,孩子作為第二讀者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孩子上學后,孩子從圖畫書的閱讀中會找到自主閱讀的樂趣,這是啟蒙的第一步。
書目來源:凱迪克獎、格林威獎、德國繪本大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等。
2、橋梁書(包括短篇童話、小說,單篇兩萬字以下)
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加,這個階段的閱讀要實現從“圖畫書”到“文字書”的過渡。但是,在國內的語文教材基本沒有完整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個時候就有必要讀一些優秀的橋梁書了,如《青蛙與蟾蜍》系列、《電話里的童話》等。
書目來源:安徒生獎、紐伯瑞獎中的橋梁書,其他優秀橋梁書。
3、中篇書(中篇童話、中篇小說,2——10 萬字)
根據“新課標”,孩子在一二年級要認識漢字1600,因此,孩子在閱讀童書時不會遇到太大文字障礙。但是,考慮到孩子的記憶力和邏輯能力還沒有得到較好鍛煉,所以這時應從中篇書目讀起,開始學習記閱讀筆記。
書目來源:紐伯瑞獎中的中篇書、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中篇書等。
4、長篇書(長篇童話、長篇小說,10——20萬字)
此階段要根據孩子中篇書目的閱讀情況,適時開始。閱讀長篇書需要較深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還需要較快的閱讀速度,學會略讀、跳讀等閱讀技巧,多種方法記閱讀筆記,包括思維導圖的運用。
書目來源:紐伯瑞獎中的長篇書、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長篇書等。
5、傳記、歷史書
傳記是記錄一個人生平事跡的書,和小說不同,傳記要求真實。歷史是過去事實的書,和小說不同,歷史真實,文字簡練,如《三國志》,小說虛構,情節精彩,如《三國演義》。
書目來源:名人傳記,優秀歷史讀物。
6、大部頭、跨學科(大部頭指20萬字或400頁以上的書)
學科書籍是對各學科進行普遍或專門論述的書,跨學科閱讀即研究性閱讀,指學生開始用更廣博更專業的眼光去閱讀包括大部頭在內的各種書籍。這些閱讀可以在孩子心底買下一些問題的“種子”。
書目來源:老師、學生自選。
要補充說明的是,跨上一個臺階只意味著孩子有了更高的閱讀高度、更強的閱讀能力和更大的閱讀范圍,并不意味著要排斥更低臺階的書籍;反之亦然,孩子也可以提前讀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書目,自由穿梭。這里只是大致分出個層級而已。
六個臺階的內在順序
還要遵循五項原則
從口語到書面語;從韻文到散文;從故事到小說;從“形象”到“意向”;敘事在先,寫景、抒情、議論在后。
二、小學生閱讀課程的三個階段:
和六個臺階對應的是閱讀課程的三個階段,三階段大致對應小學的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按照“新課標”要求:低年級階段閱讀量要達到5萬字;中年級閱讀量要達到40萬字;高年級閱讀量要達到100萬字。這是最低要求,我們的目標是要讀到課標的一倍,這其實并不難。
1、閱讀課程的第一個階段要幫助孩子登上一、二兩個臺階,主要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完成閱讀所需的認字教學,主要提高孩子的“閱讀感知力”適當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力”,但不作為重點。
低年級的孩子認字少,自讀能力弱,但喜歡聽故事,尤其是搞笑的故事;低年級的孩子情緒變化大;低年級的孩子貪玩、喜歡表演;低年級的孩子閱讀經歷不一,差距很大;低年級的孩子不知道要讀些什么;低年級的孩子家庭閱讀環境不一等。
針對以上特點,低年級閱讀主要采用朗讀教學法和提問教學法,并輔之以分享式閱讀、即興表演等。
第一階段的關鍵詞:“快樂啟蒙”。
識字量目標:2000字。
閱讀量目標:10萬字。
2、閱讀課程的第二個階段要幫助孩子登上三、四兩個臺階,主要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力”。閱讀理解力是閱讀能力的核心,包括:中心思想、層次結構、句段關系、人物關系、分析情節等。同時,要適當進行文體知識教學,并培養孩子的“閱讀欣賞力”,為第三階段打基礎。
中年級的孩子基本上沒有閱讀障礙了;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從依賴圖像的形象思維向依賴概念的邏輯思維過渡;中年級的孩子喜歡與同伴交流讀過的內容,也喜歡讀同伴推薦的書。
針對以上特點,中年級的閱讀書目要以小說為主,因為小說講述了萬千社會中的人,描述人和人之間的各種沖突,是最貼近人心的文學作品;從剖析式教學向欣賞式教學過渡;引導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學會用多種方式記閱讀筆記等。
第二階段的關鍵詞:“養成習慣”。
輸出形式:閱讀筆記;思維導圖等。
閱讀量目標:80萬字。
3、閱讀課程的第二個階段要幫助孩子登上三、四兩個臺階,主要是培養孩子的“閱讀鑒賞力”,這是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對文本內容、形式的是非、美丑、善惡、優劣的鑒賞能力。同時,也要用跨學科項目制教學培養孩子的“閱讀遷移力”。
高年級的孩子充滿了對現實世界的興趣和渴望;高年級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偶像;高年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高年級的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抽象思維和合作能力得到發展。
針對以上特點,高年級孩子讀傳記和歷史的時機已經成熟;讓他們以批判的眼光閱讀,學習寫書評;引導孩子向更廣闊的領域閱讀;引導孩子通過多媒介閱讀;學會圖書檢索;通過項目制教學,使閱讀的知識得到轉化。
第三階段關鍵詞:“能力提升”。
輸出形式:書評;小論文。
閱讀量目標:200萬字。
本文參考書目:李海龍著《閱讀教學論》、朱自強著《兒童文學:學科與建構》、張貴平著《從圖畫書到大部頭》、陳暉《兒童的文學世界》。
(本文原作者:于家洋,由悅ma STATION整理編輯。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