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周末的野外行走,仰望藍藍的天空,在大自然溫柔的微風里,依著心情的自由放蕩,享受著單車飛行的樂趣,把時光輕柔的領悟,把寒冬淡雅的靜美,留在空曠的田野中。
偶爾遠處河道的蘆葦花飄來絲絲潔白的絨絮,不禁停下腳步,前去觀望。
一切都好似在蘆葦蕩中徒然一現的飄動,縱使見過萬般柔情,不到現場也感受不到那流動飛揚的激情。
微風吹過,齊刷刷的葦花,微笑著向著陽光泛起潔白的晶瑩,震撼和幽美在心里打起了圈圈漣漪,不見繁華似錦的季節,難道“蘆花白,蘆花美,花絮滿天飛,千絲萬縷意綿綿,路上彩云追,追過山,追過水,花飛為了誰……”的歌謠,是為我、你而歌?
她比較溫和甚至有時顯得會有點壯美,在野外河道里搖曳著卻也顯得那么有亢奮。那一秒我看見被風吹動的感受,剎那間的快樂與欣喜,便是全部的真實溫情所在,就像愛情的初吻,在一瞬蹦出的強烈火花,便有了地動山搖的人生沖動。
風有風的自由,云有云的溫情,而那葦花也有她的嬌柔之美。相鄰緊挨著的蘆花,永遠都是心與心的重疊。在相互依偎的撞擊中總有一絲相連,細細密密的牽連著那葦花細小的絨花,說不清那朵絨花里有你深深的牽掛。
冷冷清清是冬風的性格,洋洋灑灑是陽光的依戀。我不知道沉醉在心底最深的柔情,竟是如此暢懷,在這里快樂的心情,哪怕是看到一點慘敗的蘆花,也有閃亮的精靈。
心靈深處,往往都有脆弱的一面,需要外界的默默支撐;靈魂與自然之間,更是慢慢的體會,在一個寂靜的深處聆聽自然的聲音,遠遠的欣賞和親近的撫慰,都是在一定氛圍才有的真摯感觸。
人的情感不是人生的所有,但沒有情感的支撐,心靈也是空虛的飄渺。就像那葦花雖然在嚴冬的酷寒下,她們相互依偎相互陪伴,沒人說她孤單,也沒有顯得凄涼。無論是見到任何一種風情,用一種善意的溫暖以及心靈的觸動,都是胸在溫暖著,自然的芳華。采集生活的意義,不在于物資的豐盈,而是取決你內心靈感的豐收。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遠處的鳥兒時飛時落,驚起千層浪!那層層疊疊的葦花多么像瀑布卷起的浪花飛濺。問聲處,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淡若清風,誰還再將曾經的冷酷蘊藏在內心里,默然相望,悄悄感慨。
心若盛開一朵清蓮,清風自然會飄來。我總是在最簡約的風情中,看見最美的風景,心情也是無比的愜意。誰曾想過這簡單的路過,留下了無比的激情,該是誰在誰的思念里溫暖了牽掛,勾起長長的遐思。席幕容說: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里出現。
現在感官的享受、正在體會的意境,才是真正擁有的愉悅。似乎只為那一刻之絢爛的心情,才有了只有走出來看到的美麗,沒有等出來想象中的輝煌。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們寧愿留在孩提的草地,坐在一起玩耍,一邊再聆聽那些重復著的古老故事。在世如這蘆花,凈心素雅,淡看浮華,溫暖苦寒,只愿今朝尋好夢一場,懷一顆坦然自若的心,以平和的姿態善待每一物每一人。
今冬走過很多的人生路,終有幾處激情的意境點醉了嚴冬的平淡。在不經意中驚起心潮起伏,縷縷芳香、萬般深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今微微冬風,把我的心扉吹動,多少塵封的往事都清晰地留在空曠的田野里,流淌在我的夢里。心隨我去,相看斜陽。也把一曲醉美的旋律送給那清風流水,相思意。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嗎?我記得了這樣一句話: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月黃昏恰好。我只要掂記著:懷揣善意的微笑,無論是繁華過后,平淡之時,仍有一絲淡淡的微笑,一縷綿綿柔情,都會在今后的日子里回味無窮,增添對生活的美好的向往。
時光,似水流年過的真快呀,真是孜孜不倦地走著,分秒不差的就來到這個冬季大雪的季節了。
看著這飛揚的蘆花,蒙眬中似見那漫天的飛雪,洋洋灑灑的去釋懷一些傷感,這是一種溫暖,冬天的特有的潔白世界,純化了心靈,溫馨了那份孤寂的凄涼。
靜的時候,如用心的感受,還會有忽來的絨花飄過,依心而行、依愛而為也許是本來的承諾。
作家雪小禪說:“這世間,必有一種懂得,穿越靈魂,幽幽而來。你靜靜無言,他默默不語。相視一笑,剎那間就有一種感動,與上帝的慈悲相遇,與他的精神強度連在一起。不遠,不近,你說,他懂;他說,你懂!”。
我們對周邊一切的風景,看到了但如果不在心上,不知欣賞,不懂價值。其實有時候,人生不就是一幅流動的風景嗎?有燦爛時的風光,也有灰暗時的陰郁;有簡單時的風兒吹過,也有復雜時雷雨交加,只是每個人都點燃起各自在心里的希望,不同的啟燃點,影響著心靈不同的撞擊,朝看紅霞的嫵媚,晚融夕陽的嬌艷。是花花開,是葉葉綠,來去經年,必是花敗葉落。不是偶然,卻成必然,無須哀怨和遺憾,欣然面對一切。
淡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對人生的一種詮釋。一位著名畫家說:“寵辱不驚,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抒”。這就是一種處世態度所產生的人生境界了,雖然這種境界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很難達到,但是,在嚴冬荒蕪的田野,慢慢品味靜靜思索,會有洞開明亮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