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情感投入,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這些年與學生相處我發現,現在的學生自身的特點與前幾年大相徑庭,這些學生單憑關、卡、壓是很難出成績的,因此,課下我與他們打成一片,與他們談心,和他們成為默契的好朋友,果真情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紐帶,學生首先接受了老師,他不討厭你,他就愿意學習你的學科,即“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師就要研究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動態,平時做好他們的心理轉化工作,這樣就會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激趣、啟智、導學,引發學生有效“動”起來
自從這一學期以來我感覺這屆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課上聽講精神又不能十分專注,更談不上能做好筆記了。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閱讀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我采取以下的教學措施:
1、首先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利用每節課開始,學生起初學的知識少就集體說這兩句話:“English is easy . I can study English well” 隨著知識的增多,就改為:“ English isn’t difficult. I w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 . I must study well.”
另外當我們教學數字時,教學生唱《Numbers》,在學習名詞復數時教學生唱《Ten Indians boys》;在教學“Where do you come from ?”。我利用《兩只老鼠》調來教學生,使學生能夠提高了學習英語興趣,而且學生能夠記憶比較深刻。
還有采取話題進行課前熱身,這些內容的選擇結合課本教材,有時是學生的經驗,介紹經驗的學生是從每次單元的優勝者中選出,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較高,都想把自己的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2.引導學生在新知學習時動起來 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 ,我力爭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死氣沉沉的教學模式 ,要把舞臺讓給學生,讓他們動起來。教師應采用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創設情景,使學生在精神、心理、思維和身體活動諸方面積極參與到新知學習中去,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以“視聽說”的形式引發他們談論最喜歡的野生動物、節日、青少年問題、影視明星……學生進入情景后,我就在學習內容的關鍵處或學生學習的疑難處設問,通過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來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回答一個問題,享受到一次快樂,在不斷的參與中,不斷地體驗著成功。事實證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方式既能誘發學生的外部動機,又能激發他們的內部動力。
3.鼓勵學生在操練環節中基本動起來 操練是學生鞏固并實踐新知識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能讓學生在操練環節中動起來,就可以促使他們將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初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課堂學習自行設計、改編,通過把單調的課文、句型變成活潑生動、妙趣橫生的對話、小品、story telling等表演活動,達到既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又滿足學生自我
表演欲望的作用。
三 .加強學法指導,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1.培養學生的讀背習慣 學英語離不開單詞的運用、詞組的搭配及句型的操練。讀背結合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英語教學家胡春洞指出:“大量背誦是通往真實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成績差,往往是不肯花時間讀背單詞、詞組和句型。因此,每次授課后,我總是會布置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主要詞句和段落,讓他們養成每天朗讀和背誦英語的習慣,通過與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及默寫、抽背等形式檢查他們的讀背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為高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我還經常性地指導他們掌握一些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如:根據讀音和音節來記憶單詞,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記憶詞組和句子,用歸納法、對比方法來記憶相近或相異的句式等。
2.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 盡管新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許多聽力訓練的材料,而且我們教師也一直在給學生進行著多種多樣的聽力練習,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的聽力水平仍然不高。一般說來,造成聽力理解困難的因素很多,如生詞、復雜的句子結構、內容熟悉度、語速和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學生的情緒狀態等。針對這些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讓學生平時多聽、多說,多模仿,增強語感,聽時要注意語調、連讀、爆破等語音現象。另一方面,在聽的時候,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消除情緒障礙,努力抓住關鍵詞、重點句,迅速辨析、思索。不要因為聽不懂一、兩個詞或幾句話就失去信心 。有些詞或句可結合上下文去猜測。只有堅持長期訓練,聽力水平才會逐步提高。
3.拓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一種語言的綜合能力。它主要表現在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性兩方面。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學生改掉聲讀、指讀、譯讀、心讀等不良習慣,要求學生要盡量減少眼停次數,擴大視力范圍。要善于根據上文已出現的語言信息,預測下文要出現的信息,既要注重文章表層整體理解,又要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暗示,引導學生比較、歸納、分析得出正確結論。此外,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猜詞技巧,如:從上下文的同義詞、反義詞中獲知詞義,從語境中猜測詞義,從構詞法來判斷詞義等。
4.鍛煉學生的寫作技能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依據不同題型的具體特點,準確、全面地把握題目中以各種形式所提供的信息,真正弄清需要表達的對象及內容,經過精心構思、選詞后才正式動筆。寫時要注意用英語進行思維,切記逐字翻譯所給的材料,要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詞句,寫后還要通篇檢查全文,確保格式正確,語言通順、條理清楚。
四、搞好課堂和考試后的激勵評價工作,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這一點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效果很好,尤其課上效果更好,當學生能夠對話、學生能夠回答問題時教師都可以給你學生以評價,學生能夠積極性便會高漲起來,還有考試后學生的單元成績優秀與及格 、進步都可以不斷地改變形式進行過程獎勵。
以上是我在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中所作的幾點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離新課標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 在實踐-——理論——實踐的軌道上不斷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英語教學的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高一級學校輸送高素質的人才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