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故事 ▏小貝
人到中年都有一些自己的喜好
55歲的楊大哥特別喜歡釣魚,兩個月前的一個星期天,出門帶著漁具釣魚,天氣好,魚情好,心情一樣好。
可是釣著....發現老是感覺有東西在眼睛里,有點模糊,當時并沒有太在意,因為以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那時還出了一點血,沒有看醫生,眼睛又恢復了正常。
可這一次卻沒有那么幸運,眼睛一再出現紅點,最后竟然右眼完全看不見了,手拿著釣魚竿,心里突然的往下沉了一截。
竟然冒出了一句話 “以后我的右眼就瞎了”,楊大哥心里很恐慌。
感覺世界少了一半,更怕連左眼也看不見了。
楊大哥非常慶幸當時看了醫生。懸著的一個疑問也落地了 '身體沒有什么毛病,為什么眼睛一再出現問題?',當看過醫生后,醫生說的一句話,讓楊大哥恍然大悟:
“ 你是不是有多年的糖尿病? ”
我們的眼睛能夠看見花,能夠看見草,看見顏色,看見陽光,這是因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眼部器官——視網膜,而視網膜上附著有很多血管(視網膜動脈和視網膜靜脈),這些血管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為眼部的器官輸送營養物質。
物體反射到視網膜,視網膜傳給視神經,視神經再傳入到大腦,So,我們可以看見物體了。
但是,對一個糖尿病患者而言,他的高血糖會影響到血管壁的結構變化,血管的周細胞在高血糖環境的長期浸泡下結構會發生變化。
血管中流動的血液
血管壁也會發生病變,血管中的血液與其他成分會從血管的病變受損處長出新血管,稱血管芽。
血管芽
它們容易滲出血液
當視網膜被血液覆蓋,我們當然看不見了
這就成了出血點,也就是我們有些糖尿病患者眼睛出現的小紅點。但是當人體感覺到小紅點已經不是早期了。
如果不治療,那失明就是一個永遠的隱患。
北京大學眼科中心胡運韜醫師在文章《糖尿病對眼睛的危害》中說到:幾乎每天都有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需要手術的病人。而他們中相當多的病人不知道糖尿病對眼睛的危害,有更多的病人不知道糖尿病能導致眼睛失明。
對于糖尿病患者,眼底檢查尤其重要,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檢查 1 次眼底。對于已經診斷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則每年的檢查次數需要增加,具體次數要聽從醫生指導。
當患者首次被診斷糖尿病后,應該按照如下提示進行眼部檢查:
● <30 歲的患者,確診糖尿病5年之內必須進行眼部檢查。
● ≥30 歲的患者,在確診糖尿病數月之內,就應進行眼部檢查,因為可能患者在被確診之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就已經發生了。
● 對于妊娠的糖尿病婦女,妊娠前3個月,要密切觀察,并于妊娠期間3個月檢查 1 次眼底。因為妊娠期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發展很快。
● 如果有與糖尿病相關的腎功能衰竭或截肢手術史,或糖尿病史>10 年,則應立即請眼科醫師進行眼部檢查,因為這是糖尿病視力損害的高危人群。
如果患糖尿病后出現如下 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做眼部檢查:
● 單眼或雙眼出現視力改變。
● 視力改變持續數天。
● 出現與血糖變化無關的視力降低。
引發眼睛失明的另一種疾病便是高血壓了,這個原因相信大家一看都懂:高血壓會使得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會使得血管變窄、堵塞
而我們眼部的血管非常精細,隨著血管的硬化,眼部血管發生堵塞,造成視神經接收不到營養,而且變得水腫,同時在視神經最密集的部位黃斑受到影響。如果黃斑病變了,視神經同樣會受到影響,而視神經是傳到視覺的,可想而知,視力會受到影響。
有些朋友可能會特別想知道一個問題
“我并不知道,出現了怎樣的情況說明我的眼睛出問題了,需要看醫生?什么情況可能黃斑病變了?”
在醫學上,這張圖就可以判斷是否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的自我測試法
步驟:
擋住一只眼睛
盯住中間的黑點
用余光看周圍的線條
然后再換另一只眼睛測試
蓋上一只眼睛,開始測試吧
表格內若有彎曲變形,則表示黃斑部位病變了。有一點提示,如果你看出的都是直線,不代表您的黃斑部位絕對正常,這還需經過散瞳后,詳細的眼底檢查才可確診。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你愛護自己,就醫確診。黃斑是視神經的密集區,如果病變,視神經可能會受到影響。
糖尿病重在早期預防,在患病之后管理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