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帝僅在位17年,朝鮮為何把崇禎年號用了200多年
崇禎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指揮的農民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為國捐軀”,統治中華大地276年的明帝國走向覆滅。明朝滅亡后,清軍入關,年僅7歲的福臨在多爾袞的支持下坐上了北京城的龍椅。隨著清朝在全國范圍內穩定局勢,“崇禎”年號走進“歷史博物館”。然而,雖然明朝滅亡,但東北亞的小國朝鮮卻一直使用崇禎年號,朝鮮政府把崇禎年號用了200多年,直至近代時期。那么,朝鮮政府為何把明朝的崇禎年號使用了200多年呢?第一,明太祖朱元璋冊封了朝鮮的國名,這為朝鮮把“崇禎”年號使用200多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中國5000年的文明一樣,朝鮮半島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三國遺事》等資料的記載,早在公元前2300多年,朝鮮半島就出現了名為“檀君朝鮮”的古國。“檀君朝鮮”之后,朝鮮半島又出現了“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等國家。漢武帝時期,漢軍曾占領朝鮮半島北部。到了公元前1世紀,今天的中國東北境內出現一個名叫高句麗的國家,后來擴展到朝鮮半島北部,半島南部陸續出現了百濟和新羅兩個國家,朝鮮半島歷史進入“三國時期”。公元676年,新羅統一整個朝鮮半島。公元918年,朝鮮半島出現“高麗王朝”。到了公元1392年,高麗將軍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由于朝鮮國王都姓“李”,后人把朝鮮王朝稱為“李氏朝鮮”。上圖_ 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朝鮮半島的國家深受“中華朝貢體系”的影響,其很多國王都要經過中國皇帝的冊封,建立的政權要得到中國皇帝的承認,李成桂也不例外。建國后,李成桂請求朱元璋批準李成桂建立的新國家的國名為“朝鮮”。朱元璋回復李成桂:朱元璋批準李成桂將“朝鮮”作為自己的新國號。對于朝鮮而言,朱元璋承認“朝鮮”這個國名的意義是相當重大的。因為在“中華朝貢體系”中,只有得到中國皇帝的認可,李成桂發動政變建立起來的朝鮮王國才具有“合法性”,李成桂及其后代才能放心的治理朝鮮半島的臣民。正因為明朝第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批準了朝鮮的國號,認可朝鮮王國的合法性,李成桂及其后代就把明朝作為中國王朝的“正朔”。上圖_ 壬辰倭亂一般指萬歷朝鮮戰爭(1592年至1598年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戰爭)明帝國對朝鮮有“再造之恩”。這就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亂”,也是萬歷時期著名的“抗日援朝戰爭”。1590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統一了整個日本。隨著豐臣秀吉在日本站穩腳跟,這位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客就決心對外擴張,拿下朝鮮半島,進而占領明帝國的領土。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一聲令下,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等將領指揮15萬日軍浩浩蕩蕩登山了朝鮮半島。在日軍的猛烈打擊下,朝鮮軍隊羸弱不堪,紛紛撤退。朝鮮國王李昖被迫向明帝國求援。朝鮮求援的消息傳到了北京,萬歷皇帝和君臣認識到,朝鮮半島一旦失守,日軍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占領明帝國的本土。不管是出于捍衛“中華朝貢體系”的考慮,還是捍衛明帝國本土安全的考慮,明朝都必須支援朝鮮的衛國戰爭。經過平壤戰役和碧蹄館之戰等多場戰役的較量,明軍把控住戰場主動權。上圖_ 萬歷皇帝,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此后,日軍和中朝聯軍又在朝鮮半島上反復較量。經過多年激戰,日軍于公元1599年戰敗撤軍。明朝的軍事行動打出了3個世紀的和平。雖然萬歷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頗具爭議的皇帝,但萬歷皇帝出兵朝鮮的舉動是被中國歷史和朝鮮歷史所認可的。對于朝鮮李氏王朝而言,萬歷皇帝就是朝鮮的“再生父母”,沒有萬歷皇帝的“重拳出擊”,朝鮮的局勢難以想象。以上這兩件事情讓朝鮮成為明朝的“鐵桿迷弟”,只要明朝大哥有難,朝鮮就得出兵幫助明朝。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的名義起兵反抗明朝統治,建立了后金政權。對于明帝國東北地區突然出現的后金政權,朝鮮政府自然不會承認。明軍出兵進攻后金軍隊,朝鮮也積極出兵支援。1619年薩爾滸之戰,朝鮮出兵和明帝國楊鎬指揮的10萬大軍協同作戰。但結果很不幸,朝鮮軍指揮官向后金投降了。雖然說朝鮮在支援楊鎬的戰斗中損失較大,但朝鮮支持明帝國抗擊后金的“初心”是不會改變的。明朝將領毛文龍抓住機會來到朝鮮,在朝鮮境內的皮島建立了極其穩固的抗金根據地,組織明朝軍民拿起武器抗擊后金進攻。毛文龍的“敵后戰場”成為后金最頭疼的一顆釘子,以至于后金當局派出阿敏等人率領大軍進攻朝鮮,消滅毛文龍。1627年,后金將領阿敏出兵進攻朝鮮。1636年,皇太極指揮清軍出兵34000人(一說12萬多人)再次進攻朝鮮,俘虜了朝鮮國王。在清朝的武力壓迫下,身為小國的朝鮮被迫向清朝稱臣。雖然朝鮮向清朝稱臣,但朝鮮官民是普遍不認可清朝的合法性。朝鮮有3位大臣——洪翼漢、尹集和吳達濟,這三人始終堅持抗擊清朝,最后被清軍殺害于沈陽。朝鮮“三學士”殉國后,朝鮮肅宗李焞于1681年在南漢山城設立“顯節祠”,紀念“三學士”為國捐軀的舉動。1681年是什么時間段?康熙皇帝在位20年了。雖然朝鮮表面上認可清朝,但朝鮮骨子里依然把抗擊清朝而犧牲的烈士作為紀念對象,這就說明:朝鮮官方的實際立場依然在認可已經滅亡多年的大明帝國,以至于朝鮮將崇禎的年號用了200多年。參考資料:《帝國最后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汗青/馬伯庸 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