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為什么波蘭國王要用600個龍騎兵換中國青花瓷

18世紀初,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做了一筆“瘋”的交易:用600名神勇的龍騎兵換了普魯士國王的151件康熙青花瓷,其中有七個高達一米的青花將軍罐,被后世稱作“龍騎兵瓶”。而被他交換的600個龍騎兵,編入普魯士陸軍,綽號“瓷器兵團”。
龍騎兵瓶,現藏于德國德累斯頓的茨溫格宮展廳中。(圖片來源:《文物天地》
究竟這些來自中國的青花瓷有什么樣的魔力,讓歐洲的王室如此著迷?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光堯接受了“道中華”專訪,就此進行解讀。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簡稱青花,屬釉下彩瓷。青花瓷創始于唐代,成熟于元代的景德鎮,明清時期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青花瓷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聯結在一起,青花瓷的顏料鈷藍最初來自波斯,制作成青花瓷后,再銷往亞洲、非洲。大航海后,青花瓷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歐洲和美洲,成為東西方文明交往的橋梁。
唐朝時從波斯進口了一種金屬原料“鈷”,被用于陶瓷生產中,產生了唐青花瓷器。這種唐青花瓷不僅自己用,也出口到中東。1999年打撈出來的“黑石號”沉船中有一件青瓷的底部寫有“寶歷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刷新了中國瓷大量外銷的時間。除了大量的青瓷和白瓷外,還有四件完整的青花瓷盤,上面的圖案是典型的阿拉伯圖案。到了元朝,青花瓷又有了新的發展。與唐青花在北方白瓷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不同,元青花是在景德鎮青白瓷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如今,我們說的青花瓷主要指的是元青花技術傳承下的青花瓷器。元朝,很多中東地區工匠作為“客匠”來到景德鎮,把外來文化融入到瓷器生產中,從而催生了青花瓷這一新的瓷器品種。
印尼海域發現的“黑石號”沉船上的唐青花瓷。(圖片來源:央廣網)
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碗,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青花瓷在歐洲的流行,和荷蘭有很大的關系。荷蘭在當時有歐洲最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被稱為“海上馬車夫”。1602年,葡萄牙商船“桑·亞哥”載滿中國的瓷器、絲綢和茶葉從馬六甲出發,其中青花瓷有10多萬件,荷蘭東印度公司劫獲了這艘商船。第二年冬天,又有一艘葡萄牙商船“圣·凱瑟琳娜”裝載了60噸中國青花瓷和1200包中國生絲從馬六甲歸來,再次被荷蘭襲擊并搶走。1604年,荷蘭人將這兩次所掠奪的青花瓷器在荷蘭米德爾堡和阿姆斯特丹公開拍賣。這次拍賣也為中國的青花瓷打了廣告,讓更多歐洲人了解了中國的青花瓷。在此之前,中國瓷器雖然聲名遠播歐美,卻仍屬珍稀,普通人難得一見。而荷蘭此舉,無疑是一次面向大眾的免費展覽,買不起的公眾也可以一飽眼福。當時有畫家記錄了當時節日般的喧鬧情景,歐洲各國君主大臣、貴族富豪也按捺不住激動心情,紛紛派遣人員前往認購。史料記載,在這次拍賣會上,法蘭西王國波旁王朝國王亨利四世買得一套餐具。因為歐洲不知道這些中國瓷器的具體產地,故統稱“克拉克瓷”。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英國古董商埃斯肯納齊2005年以約合人民幣2.3億元的價格買下,創造了瓷器交易新的世界紀錄。(王恩山 供圖)
至于這些瓷器為什么被稱為“克拉克瓷”,學術界依舊存在爭議,主流觀點認為克拉克瓷名稱起源于被擄獲的商船,早期葡萄牙人根據海中怪獸的名稱“carraca”將葡萄牙帆船命名為“carraca”,荷蘭人后稱之為“carrack”。由于發音的混淆(即葡萄牙艦隊“carrack”和“kraak”的接近),漸形成以Kraak為這類風格瓷器的統稱。販賣“克拉克瓷”帶來的豐厚利潤,更堅定了東印度公司展開中國瓷器貿易的決心。1604年從亞洲歸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就開始滿載中國的外銷瓷器了。自此,中國的瓷器源源不斷地被運往荷蘭,并轉銷到歐洲各國。荷蘭東印度公司自1610年起開始逐年增加進口中國瓷器的數量,到162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每年大約帶回10萬件瓷器。據福克爾的統計,在1604年至1657年之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將超過300萬件的中國外銷瓷運回歐洲。荷蘭畫家維米爾(1632—1675)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青花瓷的影子,他生活的小鎮代爾夫特,當年正是仿制、山寨中國青花瓷的荷蘭制陶中心。荷蘭人在代爾夫特大量仿制“青花瓷”(其實是陶器),銷往歐洲。1680年代爾夫特每年約燒造30萬件青花。但因為荷蘭人不了解瓷器的制造原理,當時荷蘭仿制的還是青花陶。等人們發現荷蘭青花不是瓷而是代爾夫特陶時,荷蘭已賺得盆滿缽滿。荷蘭的仿冒行為,使青花瓷在歐洲普及,讓它從奢侈的藝術品變成了大眾商品、日用品。
元青花云龍紋盤口梅瓶,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王恩山 供圖)
瓷器在歐洲受到熱捧,甚至一些王室貴族對青花瓷的喜愛達到了癡迷,這種癡迷被稱為瓷器病。瓷器病最瘋狂最顯赫的患者要算是德國薩克森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了。除了用龍騎兵換青花瓷,為了更好地收藏瓷器,奧古斯都二世傾舉國之力在帝都德累斯頓建了一個“瓷宮”——茨溫格宮。這一時期的東西方瓷器貿易,幾乎由荷蘭東印度所壟斷。奧古斯都二世的瓷器收藏途徑主要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購買,少量購于萊比錫博覽會等當時歐洲流行的中國瓷器展銷會,也有一些來自王公大臣的進獻以及其他國家君主的饋贈、交換。經過數十年的悉心收藏,到1727年,德雷斯頓宮廷的中國瓷器數量已經達到17000件。遺憾的是,奧古斯都二世的藏品命運多舛,流散遺失。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面臨巨大的戰爭賠款壓力。當時的德國魏瑪政府決定將茨溫格藏瓷中的重復品拍賣,所得用以償還賠款。二戰之后,德累斯頓被盟軍轟炸,城市幾乎夷為平地。一些瓷器和其他文物被蘇聯紅軍所得,帶到蘇聯的博物館收藏。在“冷戰”時期,蘇聯政府為贏得東德政府支持,又將當時掠奪的部分瓷器歸還給德累斯頓。因此,奧古斯都二世的收藏散落于世界各地,以至于我們今天在很多著名博物館中都能見到奧古斯都二世的瓷器藏品。
德國邁森瓷器,交叉的雙劍是其著名標志。(王恩山 供圖)
除了購買瓷器,奧古斯都二世也一直想著自己的國家可以生產瓷器。其實,從17世紀開始,歐洲對中國瓷器的仿制已經很多了,比如之前提到的荷蘭代爾夫特陶。而限于材料、技術等種種原因,始終沒能生產出真正的瓷器。為了生產出真正的瓷器,奧古斯都二世把一個叫波特格的18歲煉金士關在一個城堡數年,直到1708年1月燒造了“白色金子”硬質瓷器。中國制瓷秘方被波特格獨立破解了,奧古斯都二世大喜。1710年,他下令建瓷器廠,在一個瓷瓶上,畫上自己打扮成中國皇帝的模樣,君臨天下。德國在歐洲率先造出自己的瓷器,取代一向以來必須仰賴中國進口的高價瓷。波特格被關押研制瓷器的地方,是德國東部一個叫邁森的小鎮,至今仍是德國制瓷中心,其交叉雙劍的商標,是當年龍騎兵團的標志。
無獨有偶,熱愛青花瓷的不僅有奧古斯都二世,土耳其的蘇丹(奧斯曼帝國最高的世俗統治者)同樣熱愛瓷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皇宮,不僅收藏大量元明清三代的中國瓷器,而且是全世界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館。在歷史上,中國青花瓷具有壟斷和領導地位,領導世界瓷器文化的發展方向。青花瓷遍布世界,也恰恰是中外文明交融互鑒的最好注腳。
土耳其托普卡宮。(圖片來源:人民網)
奧古斯都二世像。(圖片來源:《文物天地》
(江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副館長孫立新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譚圓圓:《17-18世紀德累斯頓與奧古斯都二世——中國瓷器的收藏巔峰與邁森瓷器的誕生興起》

孫晶:《青花里的中國風:17世紀荷蘭代爾夫特陶器的模仿與本土化之路》

胡辛:《瓷行天下》,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受訪者簡介:

王光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



RECOMM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波蘭“強力王”奧古斯都二世與他的德國景德鎮
騎兵換瓷器:奧古斯都二世對瓷器的癡迷
宣德青花的市場增值點
特展導賞|當歐洲室內裝潢遇上中國風
那些年,為瓷癡狂的歐洲王室們
《綻放》展里的模仿秀——你知道WEDGWOOD也有“洋蔥瓷”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苍溪县| 高平市| 枣强县| 凯里市| 蚌埠市| 东乌| 海原县| 孟州市| 博湖县| 漯河市| 高州市| 邯郸市| 太和县| 乡城县| 南宫市| 屯留县| 夏邑县| 南平市| 石河子市| 青岛市| 奇台县| 三都| 镶黄旗| 光山县| 枣庄市| 孟津县| 孝感市| 独山县| 外汇| 溧阳市| 胶州市| 沛县| 伊金霍洛旗| 英德市| 宜兰县| 关岭| 吐鲁番市| 云龙县| 瑞丽市|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