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說起這個名字,許多人的反應應該就是“貌比潘安”。作者其實就常常被人用這個詞形容。ヾ?≧≦)o!
潘安的原名叫做潘岳,乃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官員。因為杜甫的詩《花底》中曾云: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所以后世,就常常將潘岳直接稱為潘安。他是中國古代美男界的領軍人物,而且是屬于從小就很帥的那一種。傳說他出門的時候,不管到任何地方,都會引起妹紙們牽著手一同圍觀。當他駕車出游的時候,甚至會有人把水果直接丟進車里。一圈下來,馬車上面就會裝滿水果。
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擲果盈車。潘安的好朋友左思聽說了這件事情,于是也學著潘安的樣子駕車出游。
其實左思這哥們文采是很好的,當時晉朝的文人們因為爭相傳抄他的《三都賦》還為后世留下了洛陽紙貴的典故。可是他長得實在有些虧欠……然后晉朝人民也比較現實,看到車里面坐個這么丑的,直接搶著往車里面……吐口水。左思表示:
都說每一個女神一定要找個長相一般的閨蜜來襯托自己。男人也是這樣。有了丑男左思的襯托,潘安的帥,也變得越發突出。如果一個人不但長得超帥,而且又有才華,那么無疑就是致命的了。潘安就是這樣致命的帥哥,他少年時求學太學,二十多歲的時候便走上仕途。幾年后又因為作文歌頌晉武帝下田耕種一事,而受到當局的賞識。被提拔為河陽縣令(也有一說是因為他文章太好,遭到嫉妒,所以只當了一個縣令)。出任河陽縣令后,即下令全縣都種滿了桃花。一邊澆花,一邊平息訴訟。所以潘安又被成為“花縣令”或者“河陽一縣花”這大概是古代關于花美男最早的記載了。
自漢末以來,名士便成為了一個極為奇特的群體。魏晉時期更是將他們推到了巔峰,魏晉名士的行為和心態如今被稱為“魏晉風度”。他們任性灑脫,縱情山水,男人女性化,追求自由獨立,喜歡高談闊論。
單單以才華和長相來看,潘安毫無疑問是屬于魏晉名士中的一員。可是他終究是太過輕浮了。
年少成名,因為相貌而飽受贊譽,都使得潘岳的性格變得越發輕躁。他自以為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是卻仕途不順(為官期間曾經多次被免職和遠調),郁郁不得志之下,他終于攀附上了禍國皇后賈南風的外甥賈謐。
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大多是不要臉的,因為他們經常會把一個朝代的衰亡原因推到一個女性身上。
褒姒,妲己,楊玉環,都是如此。一個女人可以毀滅一個國家?上面那些自然都不可以,他們或許是紅顏禍水,但是如果非要說罪大惡極,也不見得。大部分都是給君王背了黑鍋。但是說皇后賈南風對于西晉的滅亡,絕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要誤會,這個皇后可不是紅顏禍水。她長得丑陋不堪,而且囂張跋扈。因此導致了八王之亂,使得西晉內耗嚴重。對于胡人喪失了抵抗能力。五胡亂華,漢人幾百年的屈辱歷史,賈南風是始作俑者之一。賈謐身為賈南風的外甥,毫無疑問受到了極大的寵愛。他繼承了外祖父賈充的爵位。在整個西晉皇朝的權勢一時無二。潘岳趨炎附勢成為了賈謐的死黨!他與石崇召集了當時二十四位所謂的天下名士,在金谷園中組成了“金谷二十四友”一起著文章稱美謐,以方賈誼。
其中對于賈謐附會最為嚴重的便是潘岳和石崇兩人!據說他們只要在路邊看到賈謐車子路過揚起的塵土,就會對著那塵土叩拜。這為后世留下了一個成語叫做望塵而拜。用來形容攀附權貴卑躬屈膝的人。這讓潘安一時間成為臭名昭著的人物。就連他的母親都看不下去,勸他不要再這般作踐自己。可是攀附上權貴的潘安愈發的變本加厲。甚至參與了對于太子的謀害。司馬遹是晉惠帝司馬衷的長子,也是晉武帝司馬炎欽定的下一代皇位繼承人。一直生不出兒子的皇后賈南風自然是容不得他的。于是就將其騙入宮中灌醉,騙他抄下了一篇謀反之文。大醉的人寫下的東西自然無異于亂涂亂畫。這個時候就由潘岳發揮他的“才能”將那片謀反文章補全筆畫,坐實了太子謀反的罪名。
可是皇后賈南風的種種倒行逆施,終于引發了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起兵誅殺了賈南風及其黨羽。并且逼司馬衷退位,任用孫秀為宰相。在孫秀的策劃之下,潘安與石崇等原本的賈謐黨羽皆被冠以了謀反罪名。潘岳被夷三族……不得好死。魏晉名士多有爭議,他們可以貪財的同時清高,也可以在卑劣的同時風流。其實這些品質從來都不沖突。因為魏晉時期,多不以成敗論英雄。潘安他少年有才,容貌無雙,對妻子專情。可是同時也趨炎附勢,為人輕浮。這或許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形象,但卻貴在真實,貴在至情至性。
畢竟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英雄與名士其實都是悲哀的。
不是不得好死,便是不得好活
潘安選擇依附他人,企圖靠著諂媚走向高位。若是在某個安定富庶的王朝,說不定真的能夠有所成就。可惜他生在了西晉皇朝,一個在陰謀詭計,狠毒兇惡中誕生的皇朝。然而潘安死時,兩晉南北朝幾百年的動蕩才剛剛開始……
作者:慕乘風;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