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做好題,高考有驚喜!
【每日一練】旨在“輕松復習、以點帶面”,讓每個同學每一天有目的地擊破一個知識點。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多條河流從東、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長江,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景象變化。鄱陽湖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據此完成1—3題。
1.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鳥群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
A.湖灘面積大,水淺
B.湖底砂礫石廣布,水質好
C.湖區少有大霧,能見度好
D.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小
2.鄱陽湖冬、夏水面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線狀洼地,冬季河道封凍,夏季來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線狀洼地,水位季節差異明顯
D.湖底平坦,長江頂托作用季節變化明顯
3.過去50年來,鄱陽湖濕地大面積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積
B.圍湖造田
C.氣候變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區地殼明顯抬升
濕地減少的原因及其保護措施
(1)濕地減少的原因
濕地減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圖示如下:
(2)保護濕地的措施
①加入《濕地公約》,通過國際合作,保護重要濕地系統,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濕地。
②對退化和受損濕地生態系統進行恢復和重建。
③建立自然保護區。
④退耕還濕,退耕還湖。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瑪納斯綠洲是新疆最大的綠洲農耕區和國內第四大灌溉農業區,在瑪納斯河沖積扇邊緣有一條狹長的泉水溢出帶,有“千泉”之稱,人們以這里濕地中的湖泊或洼地為庫址,修建了多個水庫,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濕地水庫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區。下圖為瑪納斯沖積扇及瑪納斯河流域示意圖。
(1)簡述人們建成巨大的濕地水庫群對流域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
(2)為防止該地濕地水庫群萎縮,應采取的措施。
典型例題
【參考答案】1.A 2.C 3.B
【詳解詳析】
1.鄱陽湖成為候鳥棲息地,條件在于:緯度低,氣候適宜,適于越冬,濕地面積廣,灘涂、淺灘等鳥類活動的場所多。
2. “一條線”“一大片”反映出湖區水域輪廓的變化,可從水量、水位的變化進行分析。
3. “濕地減少”“湖泊面積減少”這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受自然和人為兩方面原因影響,但人為原因占主導,即圍湖造田、濕地開發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位下降。
鞏固練習
【參考答案】
(1)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抵御荒漠化對綠洲的威脅;有效的保護流域內生物的多樣性;抵御洪澇、干旱災害的威脅;綠洲小氣候得以改善,溫差變小,濕度增大;防止流域內土壤次生鹽堿化;調節了灌溉用水,保證了供水水源,擴大人工灌溉綠洲的面積。
(2)加強國際合作,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慢高山冰川的融化;合理利用水資源,采取節水灌溉措施;退耕還林還草,調整農林牧業結構;控制人口增長。
【詳解詳析】
(1)由材料可知瑪納斯河流域地處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沙漠戈壁廣布,土地荒漠化嚴重,瑪納斯河流域濕地水庫可以防風固沙,抵御荒漠化對綠洲的威脅;濕地水庫附近形成濕地生態系統,有利于保護流域內的生物多樣性;可以蓄積洪水、調節徑流,抵御洪澇、干旱災害的威脅;增加空氣濕度,調節氣候。
(2)仔細閱讀材料,注意題干要求,結合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措施。該地區地處西部內陸,水資源短缺,應該注意合理利用水資源,構筑防護林體系,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避免因為過度樵采產生植被破壞,造成土地荒漠化;控制人口增長,減輕生態環境的壓力。
如果你覺得“ 木子地理園 ”的內容不錯,請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