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皇后劉娥,從宋真宗中后期開始參與國政,在宋仁宗繼位最初十年垂簾聽政,前后執掌華夏命運20年。歷史評價此女:“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為何劉娥能贏得如此高的評價呢?只因此女一生中有三奇:
其一,與宋真宗的愛情堪稱傳奇。
劉娥與宋真宗之間有真愛,并且這份真愛從少年時相遇一直維持到兩人去世。之間偶爾有些波折,但是瑕不掩瑜。
兩人初見時,宋真宗尚是皇子,而劉娥則是一個銀匠的妹妹。
劉娥本是四川人,因家貧跟隨銀匠龔美來到京城。也有版本說,劉娥就是龔美的妻子。
那一年,身為皇子的趙元侃(宋真宗)府里選侍女,龔美在皇子府打造銀器,見到了招聘通告,很是心動,于是就勸說劉娥去試一試。結果劉娥立刻被選中,并從此獲得了趙元侃的歡心。
之后,因趙元侃過于寵愛劉娥,甚至要娶劉娥,引發乳母不滿。在宋太宗親自下令干涉下,趙元侃不得不將劉娥趕出府邸,迎娶了名門之后郭氏(郭氏為乳母親眷)為夫人。
劉娥被趕出后,趙元侃把劉娥安排在心腹張耆家中。劉娥每日苦讀典籍,為日后從政做了準備。
一晃十多年過去。在劉娥的謀劃下,趙元侃終于登上帝位。稱帝之后第一件事情,趙元侃(宋真宗)就將劉娥接入宮中。
兩人從十五歲相愛,一直到最后宋真宗五十五歲去世,有著四十年的愛情。在宋真宗去世之后,為了報答宋真宗的信任,也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劉娥一直悉心輔佐宋仁宗,直到自己去世。
其二,劉娥處事的態度堪稱傳奇。
許多寵妃一旦受到皇帝恩寵,就驕橫跋扈,劉娥則全不如此。
劉娥寄居在宋真宗一個貼身侍衛張耆家中,她從不擺主母架子。張耆讓自己的媽媽和妻子去服侍劉娥,劉娥卻總是稱張耆之母為母,張耆之妻為姐,彼此相處極為和睦。
入宮之后,宋真宗拋下許多年輕妃嬪,專寵三十來歲的劉娥。劉娥多次勸宋真宗去找皇后,找其他妃嬪,讓宋真宗很感動。
當郭皇后之子病重時,不少妃嬪都暗自稱快,可是,劉娥卻在大冷天夜夜禱告,為小皇子祈福。郭皇后本來對劉娥奪走丈夫的寵愛心生怨恨,可是,相處數年下來,卻被劉娥深深感動。在臨終之前,郭皇后終于下令賜予劉娥美人身份,并留下懿旨,讓劉娥繼任皇后。
可是,劉娥卻以自己沒有功德為由,拒絕成為皇后。
當然,劉娥這么做,也是考慮到宰執大臣必然反對。果然,以副宰相趙安仁為首的大臣,以劉娥出身微賤為由,不同意封后。
劉娥毫無怨言,還勸說宋真宗不要生氣。
后來,在劉娥與宋真宗的聯手布局下,劉娥借腹生子,有了小皇子,就是后來的宋仁宗。
在有了兒子之后,大臣無法再反對,劉娥終于封后。封后之后,劉娥不但善待那些反對自己的大臣,并且善待宮中其他妃嬪,像生下宋仁宗的那位李宮女,就一路升遷到了宸妃,并且還生了一個公主。在當時的后宮序列中,成為第三人。
其三,劉娥治國之才堪稱傳奇。
史家評價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就是說劉娥的政治才干,不輸給呂雉、武則天,可是在德行方面卻遠遠超過。
有關劉娥才干的故事有許多,她垂簾聽政之時,內有權臣當道,外有敵國蠢蠢欲動。可是,在她軟硬兼施之下,把持朝政的樞密使曹利用,很快就被其扳倒。在劉娥的手中,啟用了一大批能臣,尤其是將宋仁宗一朝政治推上巔峰的名相呂夷簡,就是劉娥挑選并推上宰相高位的。
在劉娥晚年,有些官員為了拍馬,慫恿劉娥稱帝。劉娥多少也有些動心。不過,最終她還是放棄了野心。
朝中有人唱贊歌,自然也有人說反話。像范仲淹,就多次上書批評劉娥,說她把持朝政,皇帝已經成年,太后依然不放權等等。
劉娥對于這類大臣,雖然將他們趕出京城,卻并沒有貶官流放,而是讓他們遠離政治漩渦中心。因此,像范仲淹,一方面對劉娥很不滿,另一方面對劉娥又很敬佩。
劉娥去世之后,宋仁宗一度誤會劉娥害死了自己親生母親,范仲淹就跳出來為劉娥打抱不平,說若無劉娥,根本就沒有大宋朝的安定局面。
事實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