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過親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段子,說是“找老公千萬不要找太帥的”,因為以后根本就留不住,這似乎是無數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這樣的觀念早已有之。古人也認為長得太帥的男生容易招蜂引蝶、拈花惹草。這些生性風流的英俊公子,流連于煙花柳巷,處處留情。
形容一個男生的容貌出眾,我們一般會夸他“貌若潘安”。潘安,也稱潘岳,是西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被譽為我國古代的第一美男。根據史書《晉書·潘岳傳》記載:“岳,美姿儀”。
《晉書》是我國二十四史之一,行文嚴謹,具備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晉書》用“美姿儀”三個字評價潘安,這是正史上為數不多的對于男子容貌的正面夸獎,足以可見潘安容貌之出眾。
世人都說潘安貌美,那潘安究竟有多貌美呢?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記載了這樣一段話:“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明代何良俊編撰的《語林》也記載:“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潘安有一次跑到洛陽去游玩,玉樹臨風,仿佛天上的仙人下凡,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種迷人的清新俊逸。
路過的女子看到潘安熠熠生輝的容貌,忍不住跑過來圍觀,還紛紛把鮮花和水果投擲到潘安乘坐的馬車上,結果潘安的車都被芳香四溢的花果給填滿了。
唐朝的詩仙李白也曾用“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來形容潘安出游時的盛況。詩圣杜甫則說:“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如今,這一典故變成了一個著名的成語,那就是“擲果盈車”,專門形容女性對美男子的愛慕和追捧。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潘安的容貌名冠天下,贏得了無數女子的傾心和愛慕,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嫉妒恨。
人紅是非多,美男子也有自己的煩惱。很多同時代的文人墨客心里就不平衡啦,他們心里總想:為什么潘安走到哪里都有美女獻花示愛,可是卻沒有人喜歡自己?
于是有的人越想越氣,越想越嫉妒,看著潘安占盡了美女緣而紅了眼睛。于是潘安被其他男同事們排擠出朝廷,遠赴河陽(今河南孟州)去做了一個小小的縣令。
可即使身居鄉野之地,潘安卻依然不失文人風雅,過著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在河陽當縣令期間,潘安帶領著百姓們漫山遍野地種植桃花,將一個原本落后貧窮的小地方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外桃源。
唐朝詩人李賀在《賈公閭貴婿曲》稱贊道:“潘令在河陽,無人死芳色”。“芳色”一語雙關,既形容潘安“面若桃花”的絕世容貌,又形容河陽縣云蒸霞蔚的桃花美景。
既然有這么多的女子主動地投懷送抱,想必潘安也是艷福不斷,身邊也是美女如云吧?可是作為一個美男子的潘安卻從來沒有尋花問柳的習慣和愛好。
潘安終其一生都只愛過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結發妻子楊容姬。潘安和妻子可謂是鶼鰈情深、舉案齊眉。“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即使妻子楊容姬不幸早亡,潘安也為了妻子守身如玉,至死都沒有再娶。
潘安是發自內心地深愛著妻子,他還寫下了三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來表達對妻子綿綿不絕的愛意與懷念之情。
由此可見,擁有著花容月貌的美男子也不一定就是一個花花公子。玉樹臨風的潘安即使面對眾多的美女示愛也依然坐懷不亂,自始至終地保持著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貞。
人不可貌相,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長得丑,就否定一個人內在的才華和本領,這是一種偏見。
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人長得好看,就認為他是個“見色思遷”的花心大蘿卜。這是另一種偏見,而且是一種不易察覺的偏見。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