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二戰后,英國為什么主動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歷史大學堂 出品
文:天光破云
編輯:莉莉絲



世界歷史上,英國曾經是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擁有強機制的海軍(海軍力量大于二三名之和),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總面積超過鼎盛時期的沙皇俄國3367萬平方公里,控制世界4-5億人口,全球都匍匐在女王的腳下。
 
而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之中,最重要的土地莫過于印度,所謂“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是英國殖民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之一。印度的戰略地位自不必說,控制印度洋,掌握整個東南亞,進可以虎視眈眈的威脅西藏,支援緬甸,操縱馬六甲,直接控制整個世界航運陸路線的核心區域,退可以連接中東,震懾中亞,也是英國全球貿易網絡里面的中轉站,是英國擁有最多人口的殖民地和實際利用面積最大的殖民地。



上圖_ 莫臥兒帝國 (1526年-1857年的印度王朝)


 
對于印度來說,某種意義上而言,沒有英國就沒有今日的印度。在整個印度歷史上,最大的王朝莫過于蒙古后裔建立的莫臥兒帝國,但是其面積也遠沒有英屬印度來的大,英屬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以及印度,斯里蘭卡長期也歸印度總督控制,那么這么龐大而重要的殖民地,為何英國在二戰后居然主動放棄,沒有堅持繼續統治呢?為何英國在二戰后放棄了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呢?



上圖_ 英國:19世紀中后期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分布

 

  • 賺錢與賠錢

 
眾所周知,英國之所以能夠在19世紀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工業強國,而且維持了上百年的霸權,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掌握了大量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為它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比如糖橡膠香料等等,讓英國可以免費獲得原材料以更低的價格傾銷工業品,這樣英國工業才能在世界上橫行無阻。
 
但是到了20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后,英國的工業優勢開始大幅度縮水,因為英國工業基本都集中在本土,而且發展太早,那種老舊的工業基礎無法和德國美國這樣集中發展重新科學規劃工業園區相比,說白了就是拆了重建難度太大,拆遷費太高了。所以很快后發優勢顯現出來,德國美國的工業基地發威,讓英國喪失了龍頭老大的地位。



上圖_ 19世紀英國的棉紡織工業


上圖_ 19世紀的英國食品工廠


 
但是這樣一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來了,德國有工業實力沒低價原材料,英國工業實力不行了,但是原材料掌握在手里,所以一來二去大家發現英國還能強行和德國打個平手。不過這也就有了后面一戰的故事。
 
一戰結束以后,英國發現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具體來說就是英國發現殖民地的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不僅不賺錢,反而可能會賠錢,這是為什么呢?

 

  • 殖民地是一筆經濟賬

 
長期以來,英國統治印度并非我們所想象的將印度變成英國的一部分,而是合作式的。其實也很好理解,印度上億人口,英國在印度的力量連帶著雇傭兵算上也不過一萬多人,根本無法有效統治,所以這一直以來,英國統治印度有三大法寶:

1.印度王公
2.文官體系
3.與國大黨合作



上圖_ 印度四大種姓:持樂器的婆羅門、持武器的剎帝利、持秤的吠舍、持瓶子的首陀羅


 
在18世紀英國一步步強化在印度的殖民體系的過程中,發揮最大作用的是印度王公,當時印度處于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印度王公們和英國殖民者的合作十分緊密,在印度的種姓制度體系之中,英國人大概是剎帝利的位置,但是最高的婆羅門仍舊是印度上層社會,這樣印度的結構依舊是穩定的,英國人給印度王公們以優厚的待遇換取自己的統治權。

但是到了二戰后,印度王公基本上是派不上用場了,因此英國人越發的孤立無援。當年章西女王起義之所以最終能被鎮壓下去,其實就是印度王公們支持的結果,因為章西女王的起義理由是英國無理剝奪了她的領地,印度本來是沒有國家概念的一塊土地,缺乏穩定的民族基礎,又有種姓制度的重重隔閡,所以只能用這樣的封建理念團結大眾,自然也難以成功。



上圖_ 印度種姓的劃分


 
在英國的殖民體系之中,文官體系是重要的一環,沒有這一環英國就無法在印度貫徹行政,但是自從二戰以來,由于英國國內經濟崩潰,處于所謂的“經濟敦刻爾克”,無力支援龐大的海外文官體系也成為了現實。韋維爾總督在戰后的報告中說,印度文官在二戰開始就存在人手不足問題,二戰又阻礙了文官正常征召,這樣,二戰結束時印度文官已經嚴重缺乏。
 
由于印度的民族主義開始抬頭,印度各地在文官體系削弱的前提之下暗流涌動,在孟買,大量的士兵在1946年發動了大規模的兵變,緊接著在馬爾巴爾和比哈爾地區,警察開始罷工。進而演變成全印度范圍內的大罷工,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瞬間變得岌岌可危,沒有文官,無法傳達英國人的任何政令,所以英國最終退出印度也是無奈之舉。



上圖_ 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年到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雇傭兵為骨干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


 
其實相比以上兩點,最為致命的是國大黨對英國的不合作。

眾所周知,二戰后印度國大黨最有號召力的領袖是圣雄甘地,他一貫是以印度獨立為人生目標,雖然他反對工業化到了有些極端的情況,但是他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措施比暴力革命更加讓英國人感到恐懼。

因為對于英國來說,印度是商業產品,商業產品一旦虧損就沒有了價值,因為英國對印度沒有領土情結,不可能虧本要地,也無法同化印度人變為純正的英國人,所以甘地在各地發起的棉花不合作,商品不合作,不買英國貨等運動讓英國焦頭爛額。英國人普遍感受到印度越來越虧本,國內呼吁讓印度混蛋的“逃離印度”運動高漲。



上圖_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圣雄甘地”


 
甘地對國大黨的影響力讓國大黨變得對英國極不友好,同時全印度所有的黨派都開始和英國離心離德,當時的艾德禮內閣面對的情況其實還有一點更加糟糕,那就是英國當時面對蘇聯的階段威脅。

二戰后蘇聯已經占據了整個東歐,雖然答應撤出中歐不染指西歐,但是大家都知道蘇聯這樣做不過是礙于美國的實力,自己在二戰之中損失過大。

此時英國已經被蘇聯壓制的喘不過氣,隨時有一種面對“第二個希特勒”的感覺,所以如果此時印度發生大規模叛亂,英國根本無暇東顧。而且印度當時的自治程度已經很高,國內貿易對英國限制進出口,英國原本當炮灰的印度軍團當時不僅要花錢,而且雇傭費用極其高昂。



上圖_ 印度 巴基斯坦


 
在很多人的觀點之中,英國是故意分裂了印度,把它分成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但是實際上,當時英國是很想讓印度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畢竟英國想主導印度憲法,將來說不定可以偷梁換柱卷土重來,分成兩個國家可就沒這操作了,然而它還是想多了,印度獨立的時候那種劍拔弩張的局面讓英國不得不狼狽逃離,甚至連很多武器都直接扔給了印度。

可以說英國在印度最終的“逃離”還是相當快的,充分體現了西方特色。畢竟任何殖民者到最后,總是要還的。

參考資料:
【1】D. A. Low,Eclipse of Empi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 21.
【2】R. J. Moore,Escaping from Empire,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3,p. 1.
【3】A. Seal,“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India”, Modern Asian Studies,Vol. 7,No. 3,1973,pp. 321 - 347.
【4】印度獨立史
【5】英國在印度的最后十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上印度境內的任何王朝都沒有完整的統一過印度
一塊荒蕪人煙的土地,發現大量戰略資源后,兩個國家爭奪五十五年
英國退出印度前,為何沒將印度徹底肢解?
克什米爾問題起源
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到底有多難?
越界侵略?印度為什么擴張野心這么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织金县| 腾冲县| 盐津县| 福建省| 河津市| 昆山市| 五寨县| 汤原县| 开鲁县| 客服| 康乐县| 任丘市| 普兰店市| 湟中县| 新乐市| 十堰市| 大丰市| 罗甸县| 沂源县| 张北县| 镇宁| 辽宁省| 临夏市| 东丰县| 武平县| 平江县| 扶绥县| 加查县| 安西县| 玉田县| 涿鹿县| 肃北| 武邑县| 唐山市| 资讯 | 靖边县| 大兴区| 旅游| 台东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