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亂世出梟雄。東漢末年政治黑暗,百姓民不聊生,多地豪強揭竿而起,一時間反叛朝廷的隊伍迅速壯大,天下局勢大亂。
一代英雄豪杰曹操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從官宦世家子弟一步步戰至權相高位,更是成為了曹魏政權的奠基者。
正所謂:人無完人,縱使是這樣一位超世之杰,卻也在其一生赫赫功績當中有著五樁錯處,這其中的每一件都足令這位智勇雙全的英武之士倍感追悔莫及。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各路英雄豪士雖明知色字頭上一把刀,但他們普遍對自己的實力過分自信,往往認為任何事在自己面前都不足一提,因而百無禁忌。
往往這些人最終會因自大丟了榮光,更失了性命;一代梟雄曹操也沒能例外,只不過他雖落得個丟兵少卒的地步,但僥幸險存性命已是不易。
曹操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是個鐵骨錚錚的豪杰;但他私下里喜好女色,尤愛人妻,戰至一處便要掠奪美貌女子供自己賞玩。
建安二年,曹操率部南征,途經淯水之時不戰而捷,當地割據軍閥張繡率眾投降。得意忘形的曹操未經張繡同意便私占其寡嬸鄒氏為妾,而鄒氏作為張繡叔父張濟的遺孀,在張濟死后便連同部隊一起由侄兒張繡照管。
曹操此舉令張繡親族蒙羞,惱羞成怒的張繡下令偷襲。本來勝券在握的曹操在對方強勢攻打下落敗,甚至還在激戰中痛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以及猛將典韋;因貪戀美色而損兵折將的曹操此戰可謂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征戰四方的曹操殺敵無數,論其一生當中最后悔殺掉的一個人,莫過于神醫華佗。華佗少時起一直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布皖豫魯蘇等地,在當時社會享有盛名。
后來,名揚四方的華佗被曹操請去治療頭痛,每每病痛發作,只要華佗在旁醫治,癥狀便可緩解,曹操愈發離不開華佗的治療。
后來離鄉太久的華佗請假回家,曹操多次催返,自恃才高的華佗以照顧生病妻子為由遲遲不歸,這激怒了多疑善變的曹操。
曹操即刻派人去華佗家鄉查探,他吩咐手下若經查證情況屬實便賜小豆四千升,并且放寬假期期限;但若有絲毫欺瞞,那便即刻逮捕。結果經多番查驗證明華佗所言有虛,最終鋃鐺入獄,并在獄中被拷問致死。
華佗死后,曹操的頭風病無人可醫,每每發作痛不欲生,但即便如此他也并不承認后悔殺死華佗;但天道有輪回,后來曹操最喜愛的一子曹沖不治而亡,此時曹操才對華佗的枉死愧疚不已,只可惜事已至此早已追悔莫及。
曹操一生精明善斷,頗有識人之才,但人非圣賢,難免疏漏,謹慎多疑的他不僅錯殺忠正神醫,而且還錯留政治隱患司馬懿,這導致多年辛苦征戰的付出到頭來卻白白為司馬氏做了嫁衣。
建安年間,曹氏家族控制了漢室政權,愛惜人才的曹操久聞司馬懿出眾的謀略大才,便向司馬懿拋出了橄欖枝,卻被不愿屈居人下的司馬懿以身體抱恙為由拒絕。
敏感多疑的曹操對拒絕任職的司馬懿的不臣之心其實早已心知肚明,但他礙于司馬懿的聰明才智對其一再忍讓,并使用強制手段征召司馬懿出仕,礙于絕對的強權司馬懿只得妥協。
在曹操任丞相一職后,司馬懿支持曹操稱帝,逐漸獲得曹操信任,曹操也暫且留司馬懿一命,不想這一次的心慈手軟卻為后來曹魏家族的覆滅埋下禍根。
曹操封魏王后,司馬懿成為了太子曹丕的輔佐之臣,雖然曹操曾再三叮囑曹丕謹防司馬懿不軌之心,奈何曹丕對助自己在儲位之爭中獲勝的司馬懿十分信任;后來,曹操還未來得及解決司馬懿,自己的生命便走到了盡頭。
曹丕上位后完全將曹操的告誡拋諸腦后,對司馬懿禮敬有加,臨終時還令司馬懿為輔政大臣,輔佐兒子曹叡。
緊接著,司馬懿繼續得魏明帝曹叡重用身兼數職,等到曹叡駕崩時又將幼帝曹芳托付給司馬懿。新帝即位不久,輔佐曹魏四代皇帝的司馬懿遭曹氏家族排擠,待遇明升暗降,實權漸失。
本就野心勃勃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將曹魏政權徹底掌控于司馬家族手中;可以說,曹操的錯留與曹氏家族后輩的錯信造成了江山易主的悲慘局面。
建安十三年,盤踞于北方的曹操率兵南下,與東吳軍隊對峙于赤壁;眼看兩方僵持不下,東吳名將黃蓋向左督周瑜提出先詐降后火攻的戰術,獲得認可后東吳方面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到了兩軍交戰之時,黃蓋假意向曹操投降,使對方放松戒備,然后點燃事先滿載著薪草膏油的船撞向曹方,火勢瞬間蔓延,迅速波及對岸曹營;長期生活在北方的曹軍多不善水性,赤壁之戰曹操一方毋庸置疑地慘敗。
雖說赤壁之戰東吳以少勝多的原因有許多,但曹操輕易慘敗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一向多疑狡詐的曹操這次錯信了黃蓋的詐降,這導致他失去了一統全國的有利條件。
再有就是,若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在南下途中便滅了劉備,那么孫劉兩方也不會聯合抗曹,或許曹操的勝算也會大一些。
可惜,曹操當時認為勢弱的劉備不足為懼;再加上于當時想要一統全國的曹操而言,他也不愿落得個斬殺賢才的惡名,此舉不利于招賢納士、收攬人心。
于是,盡管曹操有除掉劉備永絕后患的機會,但他還是放走了劉備,可沒想卻放虎歸山,等到吃了敗仗已是悔之晚矣。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東漢末年,英武梟雄曹操一生征戰沙場,縱使他生性多疑為人狡詐,但也無可避免地犯下五個致命大錯。
這些錯誤使曹操在率部南下企圖一統全國的過程中誤入歧途,一度錯失雄霸天下的良機;真可謂: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