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這些人物都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盤古可能稍微有些例外,其他人物在傳說中都有關聯或者說有倫理關系。盤古在史料中記載的比較晚,之前多以民間口耳相傳的形式存在,且與其它的上古人物的神話體系稍有不同。現分別介紹如下:
盤古,古越族,通常被認為是我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創世神,雖然他在先秦的文獻并中沒有記載,但并不代表他的存在歷史不悠久。盤古的神話故事在遠古時期是以口傳的方式流傳,直到三國時期的《三五歷記》中才出現記載。
對于盤古的來源,學界還是有爭議的,但外來之說似乎有些荒誕離奇。先秦文獻中的創世神是昊天上帝或者伏羲。東漢末期,盤古取而代之成為創世神。直到近代,盤古神話才與三皇五帝傳說聯系起來。
傳說盤古是龍頭蛇身,他所在的南海盤古國在廣東花都。盤古開天辟地之后的首位天下統治者是天皇氏。在說伏羲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伏羲的幾位前輩。
盤古之后,天下由天皇氏統治,也可以說他是盤古之后。天皇氏同樣是古越族,姓望名荻,共有兄弟十二人,他所在的地方是廣東花都獅嶺,位于良渚古城中,主要功績是制定干支歷法。盤古在位一千八百年,之后傳位于其子地皇氏。
地皇氏,姓岳名鑒,兄弟十一人,其所在地為河南洛陽龍門山一帶。地皇氏主要功績是定制三辰,區分晝夜,創立日月,共在位一千八百年。之后是他的兒子人皇氏即位,所在地位山東日照兩城鎮遺址,通常認為人皇氏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物。
人皇氏之后,由其子提挺氏即位,所在地為淮河流域,是上古時期九帝之一,統治時間約為公元前4724年之后的三十年。提挺氏之后,由其子通姓氏即位,同樣是九帝之一,統治時間約為公元前4694年之后的三十年。
通姓氏之后,由其子有巢氏即位,華夏族人,古巢國部落首領。有巢氏所在地為安徽巢湖一帶,他開創了巢居時代,時間大約在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前期。有巢氏后,由其子燧人氏即位,燧人氏創造鉆木取火。
伏羲是燧人氏之子,他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的正神。伏羲是文獻中記載的我國最早的創世神,他生于成紀(甘肅秦安),定都在陳地,所處時間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伏羲發明創造了八卦,開創了文字記事的歷史。
女媧同是燧人氏之后,是上古創世女神,傳說與伏羲為兄妹關系。她與伏羲相婚,生兒育女。女媧的主要功績有造物造人,補天救世,通常被認為是大地之母。伏羲和女媧統一了華夏部落,創造了華夏民族龍的圖騰,二位皆是華夏人文初祖。
黃帝和炎帝,通常是作為一個總稱來講,但我們現在常說的黃帝和炎帝,已經是專指軒轅黃帝和炎帝神農。這兩位都是少典之嫡子,是人文初祖伏羲的后裔。
軒轅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為華夏民族的共主。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為公孫,后改姬姓,因居軒轅之丘,故號稱軒轅氏。軒轅黃帝的主要功績是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等,在位98年,是五帝之首。
炎帝,是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領,號神農氏。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產生九代炎帝,分別為神農、魁、承、明、直、氂、哀、克、榆罔,皆為父子關系。炎帝的活動區域在姜水一帶,炎帝功績為用草藥治病,發明刀耕火種,創造器具,后與黃帝結盟。
蚩尤與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為同一時期人物,他與二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基本上都認為蚩尤與黃帝是敵對關系或者是臣屬關系,而蚩尤與炎帝的關系,有的說蚩尤是炎帝之后,也有說是后來加入炎帝部落。
蚩尤為上古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戰神,傳說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曾定居于中原,與炎帝同屬一個部落。蚩尤的功績有制造弓箭、銅器,發明文字,制作禮樂,后與炎帝大戰,最終被炎黃聯合所剿滅。
關于后裔有三種說法,一說后裔是帝嚳的射箭老師;二說后裔是帝堯時期的人物,有射下九日之功;三說后裔是夏朝有窮國的君主,篡奪并把持夏朝幾十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為神射手。
通常我們所說的后羿射日中的后羿,就是帝堯的射箭老師,嫦娥是他的妻子。傳說華夏大地上空有十個太陽,大地被烤的草木不生,后羿為了拯救百姓,一口氣射下了天空中的九個太陽,從此萬物得以生長。
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最小的女兒女娃,后來溺水而死化身為精衛鳥住在發鳩山。其形狀與烏鴉相似,不同的是其頭部有花紋,嘴是白色的,腳是紅色的。精衛鳥為了報復大海吞噬其性命,便用嘴夾著西山上碎石去填東海。最終獲得水神共工的幫助而成功。
夸父為上古夸父族的首領,他是黃帝時期北方荒山大神后土的子孫。夸父族人善于奔跑且力大無比,夸父族人曾幫助蚩尤部落對抗黃帝部落,后被黃帝打敗。關于夸父最著名的神話傳說就是夸父逐日了。
綜上,上古時期的這些神話傳說人物,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相互繼承或者說是血緣關系的,他們都不會以孤立的故事出現,都是互相聯系的。從上述可知,這些上古人物中關系最多的就是相互繼承的倫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