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中譯本
二十世紀的文學經典作品中,愛爾蘭的天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的《尤利西斯》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不得不提的,盡管此書以晦澀著稱。但也并非不可解讀,很多學者就作過非常精彩的評論,例如埃德蒙·威爾遜(見《阿克瑟爾的城堡》)、納博科夫(見《文學講稿》),等等。
崇尚讀書科學性的納博科夫對《尤利西斯》的分析尤為精細入微。他把書中故事發生的這一天中的每一個時間點的情節都條分縷析,力求所有線索一一對應起來。并且他還獨具慧眼發現了喬伊斯寫到了一個雙重的夢(和《安娜·卡列尼娜》相似),甚至是指出了作者將自己本人也天衣無縫地編排進了書中(就像書中主人公斯蒂芬斷言莎士比亞出現在自己的作品里)。
納博科夫所極度反感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作家與白日夢》中說過,一個人如果將自己的幻想告訴別人只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而喬伊斯則是在《尤利西斯》第十五章中赤裸裸地描寫了布魯姆的幻想。最后一章也是寫得徹底露骨(這些潛意識活動也可歸到幻想里頭吧)。伍爾夫曾在一篇日記中說到自己認為此書相當低俗,使她感到難以卒讀。眾所周知的是,《尤利西斯》曾被以淫穢的罪名而列為禁書。
喬伊斯的文壇地位自是不可動搖的,《尤利西斯》也業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只是在流傳上,可能讀者群體不會太廣泛。正如把自己“作為一個典型的普通讀者”的英國小說家H. G. 威爾斯(1866-1946)所言,如果不能從喬伊斯作品中得到多少樂趣或是獲得一些新鮮的、有啟發性的東西,那又何必花費那么多時間去琢磨呢?(艾爾曼《喬伊斯傳》引)當然,對于追求藝術的喬伊斯來說,作品是否大受歡迎似乎倒不是他所憂慮的,他更希望看到的是批評家們圍著自己的作品冥思苦想,一心想著如何破解。
《尤利西斯》的中譯本主要有兩個版本,一是蕭乾、文潔若夫婦合譯,一是金隄所譯(金隄還參與合譯了艾爾曼的《喬伊斯傳》)。據說兩方譯者起初還算友好相待,后來卻出現了齟齬。文人之間,好像總不免會有點沖突乃至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