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做心電圖檢查后
被告知心率不齊
就誤以為自己的心臟出問題了
別急,安安這就告訴你答案
1.什么是心率失常?
在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心臟的跳動頻次為60-100次/分鐘,心率失常是指心臟的不規則跳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心跳過速:>100次/分鐘,包括房性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等。
②心跳過緩:<60次/分鐘,包括停搏、房室傳導阻滯等。
③心律不齊:是指心跳節奏不規律,包括傳導阻滯、早搏、房顫等。
2.心律不齊需要治療嗎?
文章開頭提到的“心率不齊”,是指相鄰兩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相差超過了0.12。這種差值的增大,并不一定意味著心臟有病變。但患有某些疾病可能會引起心律不齊表現,例如傳導阻滯,指心臟傳導系統出現了損傷、阻斷,主要包括竇房和房室傳導阻滯。
根據嚴重程度,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傳導阻滯但無癥狀,在確認無其他相關疾病的情況下,可不進行相關治療。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否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同時進行必要干預。
三度患者常有暈厥表現,病情一般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臟驟停,因此要盡早查明病因并及時治療。
此外,早搏也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齊,一般分為房性和室性早搏,這類要要格外警惕,特別注意。
3.怎么確診自己患有心率不齊?
①心電圖檢查
如果懷疑自己心率不齊,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心率是否正常,如果普通心電圖發現不了問題,還可以用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來查明心率情況。
②心臟彩超和冠脈CT檢查
心臟彩超是檢查原發疾病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冠脈CT主要用來篩查冠心病。這兩者都可以用來評估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由專業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干預。
新聞報道中提到的“熬夜猝死”,大多是由于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冠心病等,因此要首先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另外,患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哦。
為了避免心率不齊情況發生,小伙伴們日常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定期鍛煉身體,飲食減鹽少油,多吃青菜水果,戒煙限酒,保持平和心態。
參考資料
1.健康中國頭條《“心律不齊”到底要不要治療?答案在你的心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