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首次報告,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與兩種類型的心臟瓣膜病有關。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是一類高效、廣譜抗生素,特別是它具有非常高的口服吸收率,只需要口服就能達到很好的抗菌效果,使用方便。因此,這類抗生素非常受醫生和患者的歡迎,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抗生素。
但是,這類抗生素也存在不少毒副作用。曾經引人注目的就是對未成年哺乳動物和人類骨關節發育的影響,禁用于18歲以下的兒童。
這類抗生素里,比較古老的,大家熟悉的像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共有幾十個品種。
我們知道,心臟是一個電氣化肌肉泵,主要功能是回收靜脈的血液,經過肺循環氧合后泵向全身組織提供氧和營養需求。
心臟泵血需要血流保持單一的流動方向,這就需要心臟在收縮與舒張轉換期間在各個房室之間有一個單向閥門,稱為心臟瓣膜。
人類心臟內共有4組這樣的瓣膜,分別是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三尖瓣,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的肺動脈瓣;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二尖瓣,和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主動脈瓣。
正是由于這些瓣膜的存在,才保證血液維持正常的流向。
我們通常說的血壓是指動脈壓,高達100多毫米汞柱壓力的動脈壓就是由左心室的強力收縮產生的。因此,心臟左心室內壓力非常高,工作得非常“辛苦”。
也因為左心室壓力很高,位于左心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承受著巨大壓力。
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這兩個瓣膜的缺陷,出現關閉不全,出現血液返流,就會極大地降低左心室工作的效率,同時加大其負擔。
如果二尖瓣關閉不全,左心室收縮時,就會有血液異常回流回左心房,等左心室舒張時,這些血液連同肺靜脈回流的血液一起進入左心室。這樣就會極大增加左心室的負擔和壓力,同時也增加左心房的負擔。
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在左心室舒張時,剛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泵向主動脈的血壓中的一部分就會回流回左心室,就極大地減低左心室的泵血效率,同時極大增加左心室的負擔和壓力。
因此,心臟瓣膜病是一類嚴重的心臟病,是造成心臟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科學家發現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與主動脈瓣和二尖瓣關閉不全有關,提醒醫生和患者在使用這類抗生素之前應該做出更審慎的考量。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不良反應報告系統和美國一個龐大的私人保險健康索賠數據庫,包括超過900萬人隨機樣本的數據,共確定了12505例瓣膜反流病例;并與125020例病例作為對照進行了分析。
研究人員按照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時間分為當前使用,即心臟瓣膜病發生前30天內使用過氟喹諾酮類藥物;最近使用,在第31至60天內使用過;以及過去使用,事件前61至365天內使用過。
科學家通過將氟喹諾酮類藥物與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這兩種抗生素的比較分析,結果顯示,當前使用組出現主動脈和二尖瓣關閉不全風險最高,其次是最近使用組。過去使用似乎沒有增加主動脈和二尖瓣反流的風險。
當然,這只是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并不能確定氟喹諾酮類藥物使用就必然與這兩種心臟瓣膜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是,鑒于樣本量的龐大,至少可以提示兩者之間可能的關聯。
如果進一步的研究證實了這種關系,那么,醫生在給患者開這類抗生素是需要更加審慎,嚴格把握適應癥,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濫用。監管部門也應該對此類藥物此類可能的不良反應做出必要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