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halien 52
1
我們都知道,寫作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能。從古至今,無數人都在用手中的筆實現著理想抱負。唐朝有王勃一首滕王閣序,引經據典,文風優美,名震天下;民國時期的魯迅棄醫從文,用犀利的筆鋒拯救人們迂腐的思想;現如今,寫作更是擁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進行文章寫作、學術研究、抒發情感、發表觀點或是職場公文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寫作能力。
所以,教授寫作的書也五花八門、形形色色,其中有介紹內容的,有介紹方法的,還有介紹模板的等等。這本《卡片筆記寫作法》也是其中之一,但它的操作性很強,不會讓你讀完后覺得依舊無從下手。而是將以往的“從上至下”的寫作方式變成“從下之下”。從素材積累開始教你寫作。
2
“不寫,就無法思考”
——盧曼
卡片筆記寫作法的創始人盧曼十分看重筆記在學術研究和日常寫作中的應用。盧曼是一位德國的社會學家,致力于社會學的研究,一生著作頗豐。除了學科上的研究,他還發表了很多文章。這都得益于他獨特的卡片寫作法。
我們都知道寫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卻在需要寫文章時,常常抓耳撓腮,無從下筆。雖然知識儲備和人生經歷日漸增長,可單看寫作時的窘態,卻依然是那個咬著筆頭、皺著眉頭的“頭大”學生。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盧曼是怎樣對待寫作這個“難題”的吧。也許經過筆記寫作大師的點撥,雖不能人人馬上“下筆如有神助”,但應該也能在提筆時變得從容一些了。
3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在寫作流程中,記筆記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從小學開始寫作文時,我們就面臨著一大考驗:寫作素材。
對于素材的獲取,以往的經驗是當明確寫作主題時,按照中心的論點去輻射性地尋找相關資料。這個過程猶如大海撈針,但每每這時搜索引擎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正是這些易得的資料,讓現如今“文庫”愈見匱乏,各種觀點千篇一律。其根源不正在于人們對網絡資料庫的依賴嗎。
網絡的便利讓很多問題都可以輕易得到答案,卻也限制了人們自己的思考和創新。我們被困在一灘流動性很小的水中,不斷循環吐納的觀念和認知都是陳舊的,卻對此全然不知,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
然而,打破這種局限的關鍵又是什么呢?
盧曼的卡片筆記寫作法,就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他將資料準備工作借由筆記整理的過程實現,前置了搜集資料的步驟。在不明確主題的情況下,整理者的思路不會被鎖死在有限的區域內。
因此,這樣完全建立在整理者個人經驗、經歷和認知下的所讀所想就會形成專有的“存儲板塊”。
存儲的系統中既包含了學習的知識本身,還包括經過獨一無二的“系統”——個人的思考和聯想,處理過的網狀信息結構。
這一結構的形成既方便了知識的記憶,又為以后寫作時的取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與此同時,存儲、聯系和選擇以及信息整合的過程也實現了自我創新和對主題發掘。
4
那么盧曼的卡片筆記寫作法究竟是怎么應用的呢?下面就來介紹下方法應用的具體步驟。
(1)在閱讀、學習或者任何你有靈感的時候將想法或評論寫在“小紙片”上。這里所用的“小紙片”并不只是單一的紙片,而是任何可以作為記錄即時想法的閃念筆記工具,可以是便條、手機備忘錄、紙條等,甚至是可以拿到的餐巾紙。
(2)卡片分為兩類:一是文獻卡片盒,卡片正面記錄書目信息,反面對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另一種是主卡片盒,主卡片在復盤文獻卡片盒時,通過思考和關聯,只在一面寫下想法和評論。
(3)文獻卡片的記錄并非照搬原文原句,而是一種跨語境的翻譯,力求用字用詞準確短小,盡可能做到保留原意且用自己的“語言”。
(4)主卡片盒中的卡片內容來源于這樣一個過程:思考→閱讀→理解→產生想法→記錄。進行到這一步時,我們已經擁有了一些閃念筆記和文獻卡片。這時便到了建立主卡片的時候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定期對筆記閱讀和關聯性思考,在主卡片上記錄下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想法、觀點和根據。
(5)在紙片角落編號,歸納到卡片盒里。對于相關性的筆記編號采用相關的編碼方式,并設法歸類到一起或建立可見的鏈接,方便查閱
(6)以上的幾步都是在建立卡片盒,若真正地在寫作中應用時,需要你進一步閱讀你的已成型的裝有大量卡片的盒子,思考其與主題的聯系,架構文章的初步框架。
(7)將筆記轉化成連貫的內容,嵌入文章中。根據筆記的內容可以確定它在文章中的位置,是作為論點還是論據,或是解釋說明的部分。
(8)閱讀修改初步填充“肉骨”的文稿,進一步完善文章。
5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也會發現盧曼的卡片筆記寫作法的核心原理其實很簡單。它只不過是對信息進行了有效地提取和擴展。
我們在生活、工作或者學習中,都會遇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感興趣的、得到啟示的、引發聯想的。但如果沒有記錄,這些珍貴的閃念都會隨著時間和信息流動消失。盡管可以在書邊和筆記本上標注記錄,但是再次查閱會耗費大量的精力,這無疑對思考這件事的本身產生干擾。
然而,卡片筆記運行過程就是在完成一個系統的工作流程,實行結果就是就建立了一個易于查詢的資料庫。如同上傳云端一樣,每當內容存儲入“庫”,我們的大腦就能釋放一部分內存,我們就能有更多的空間去運行主要的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