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說過,現在農村結婚難度很大,一方面是彩禮上漲,另一方面,農村很多男孩子也看開了很多,覺得并非傾盡所有結婚,并非一定要傳宗接代。
其實除了物質條件,農村男女的擇偶標準和對待結婚的觀念也有很大區別。
下文就帶大家看看,農村以前男人的思想,與現在農村女人思想的碰撞,農村結婚難真的是有原因的。
農村有句老話說:男重后妻,女望前夫;寧可窮死,不娶生妻!
前半句意思是說,男人再婚后會更重視自己現在的妻子,但女人再婚卻心里還惦念著前夫,容易把現任丈夫與前夫做比較,容易動搖現有的婚姻生活。
言外之意就是,男人離過婚不一定很差,甚至可能在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后會更加重視之后的婚姻生活。
但最好別娶離過婚的女人,覺得這個女人與前夫藕斷絲連,牽扯不清而影響婚姻生活。
前半句其實并不適用,重點得看人來,現在很多人都離過婚,并非離婚后的男人就好,離過婚的女人就很糟糕,這句農俗很大程度上是對女人的偏見。
而后半句的意思則是說,男人寧可窮死,一輩子打光棍,也不要娶被前任丈夫休掉的女人。
以前農村對離過婚的女人很不友好,他們覺得離過婚的女人不值錢,不是黃花大閨女,這樣的女人只配得上同樣離過婚的男人。
其次,農村以前覺得,會被離婚的女人,要么就是性格脾氣太差,要么就是人品有問題,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被休掉,娶這樣的女人娶進門很丟臉。
但很明顯,這兩句農俗不適用于現在農村發展。
農村現在離婚率挺高的,尤其是80后,大多在經歷多年夫妻生活后都選擇一拍兩散。
現在離婚不存在“休妻”說法,當然也有單方面的,比如男人家暴,女人偷人等等,另一方單方面提出離婚。
不管是家暴還是出軌,都是人品問題。
但也有很多是過不下去了選擇離婚,都能理解。
現在農村雖然發展很多,對二婚女人偏見沒那么高,但十里同村,男女為何離婚?如果是因為人品問題,那么還是會不待見對方的。
比如我家隔壁村的叔叔,將近35歲還沒結婚,有人介紹他去娶一個30出頭,但離過婚的女人,在打聽清楚對方是因為偷人被離婚后,他硬是推掉了。
農村父母給兒子娶妻更看重女方的名譽,窮點沒關系,但如果名聲不好是堅決不要的,哪怕在很多男人娶不到媳婦的今天,農村亦是如此。
那么農村女人們的觀念又是怎樣呢?
農村變化挺大,以前農村媳婦地位很低,嫁過去要被婆婆刁難,過得很辛苦。
而這幾年,農村普遍存在兒媳婦兒不干農活,婆婆還是要好吃好喝伺候的現象。
農村媳婦比以前金貴太多,以前像是找了個保姆,現在則是少奶奶。
但哪怕是這樣,農村現在還是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說法,比如“三不嫁”。
第一點其實在農村很常見,以前農村重男輕女,喜歡生兒子,很多農村家庭有四五個兄弟,甚至更多。
兄弟多瓜分財產的人就多,男方家條件好不消說,但如果房子小一些,男方又沒本事自己買房,那女方嫁過去連住的的地方都要發愁,還要和其他兄弟的媳婦們住在一起,妯娌間難免產生矛盾,這樣相處下來會很累。
還有一方面就是,萬一男方最大,下面還有好幾個兄弟沒結婚,父母壓力很大,難保嫁過去要幫忙承擔養弟弟們的重任。
其次,婆婆年紀太大不嫁這點,我老家并不常見。
不過一些人考慮的是,如果婆婆年紀太大,嫁過去要伺候婆婆不說,婆婆年紀大容易生病,還會帶來昂貴的醫療費,生了孩子還要自己帶,嫁過去會很辛苦。
反之,如果婆婆年輕一些,有自己的工作,經濟上能幫年輕人們分擔,不易生病能省下醫療費,還能幫忙帶孩子,自己嫁過去也就不用太辛苦太操心。
至于說男生太矮不嫁,其實也和農村以前的情況有關。
以前農村很多都是矮個男人娶矮個女人,生下的孩子也高不到哪,正因如此,女人比較排斥嫁給個子太矮的男人。
至于多高算矮,現在普遍覺得低于一米七算矮。
以前農村女孩沒選擇權,父母讓嫁給誰就嫁給誰,高矮胖瘦都得接受。
但現在農村女孩強大起來了,自己有權選擇丈夫,故而“三不嫁”的標準一再刷新。
綜合來說,現在農村結婚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村女孩子有思想了。
以前農村的想法,女孩只要名聲不難聽都能嫁出去,男孩子們還能挑來挑去,不至于光棍。
但現在,農村女孩可以自己做主,對丈夫有了要求,父母不再強行干涉,農村男孩成為了被挑選的對象,結婚自然不那么容易了。
那么對此,你們村又是怎樣的情況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