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梅
□唐·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注釋】
迥:遠。傍:臨近,靠。銷:同“消”,融化。
【賞析】
一棵凌寒綻開的梅花,好似白玉條,它遠離村路,臨近溪水橋。我不知這是近水的梅花競先開放,還以為是經冬的殘雪沒有融化。
此詩寫早梅,著眼于一個“早”字,將潔白無瑕、好似一枝白玉條的盛開梅花與殘雪相混,從而把“早”突現出來,生動地描繪了早梅形象。
【相關鏈接】
張謂,字正言,唐代詩人。天寶二年(743年)中進士,之后經歷過十多年的軍旅生活。他和大詩人李白、大書法家懷素都有過交往。張謂的許多詩,不特意雕琢,常常淺白得如同白話,然而,信筆寫來,皆如行云流水,悠然雋永。平易中見深遠,樸素中見高華,并且感情真摯,直抒胸臆,親切感人。
在 張謂的詩中,還有一部分揭露了中唐以后世風日下的情形。如《題長安壁主人》中:“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這首詩,詩人用淺顯、精警的語言,描述了當時社會的“友誼寶塔”完全建筑在黃金的基地上,沒有黃金這塊奠基石,馬上就會垮臺。黃金成為衡量世人結交的砝碼:這首詩無論是對過去 還是現在,都有著很好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