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詩,那詩的下一句你了解嗎?這首詩是誰寫的?這些你都知道嗎?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打進了長安,大唐王朝宣告成立。此時的李淵求賢若渴,尤其是對蕭瑀非常青睞,因為蕭瑀出身顯赫,為人正直,在當時威望很高。于是李淵親自給蕭瑀寫信,請他出來做官。等到唐太宗即位,蕭瑀又被任命為宰相。
蕭瑀這個人,做事原則性很強,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雖然屢次遭到朝廷的罷免,但仍舊一心輔佐著唐朝的君主,剛正的性格也絲毫沒有改變,決不向朝廷妥協。一代明君唐太宗非常欣賞蕭瑀的性格,曾經感慨地說:“蕭瑀這個人啊,錢財不能誘惑他,刑法和殺頭也嚇不倒他,真是國家的忠臣哪!”并寫下一首《贈蕭瑀》,以表贊揚。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這首詩的大意是:只有風大了才能知道哪棵草是最強勁有力的,只有在動蕩的年代才能知道哪個人是國家的忠臣。連勇猛有力的武士都知道正義,那有智謀的人心里一定有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