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的7個表現,中醫2招,降肝火,排肝毒,皮膚變好了
肝火是肝陽的表現形式,"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中醫認為,肝火旺是指肝氣亢盛之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陽化火或肝經蘊熱所致。秋季,天干物燥,是很容易肝火旺的季節,降肝火是秋季養生的重中之重。
肝火旺怎么判斷?以下是肝火旺的6個表現:
1失眠
因"肝藏魂",肝火旺則神不守舍。癥見夜臥不寧、入睡困難、善驚醒,口渴多飲。治宜疏肝清火為主。
2口苦目赤
肝膽相火上炎所致。癥見頭暈頭痛、面紅升火、口苦目赤、舌質紅,脈弦數。
3肝火耳聾耳鳴
肝火上攻,因肝腎同源,腎開竅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聾。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等方。
4月經不調
肝郁化熱所致的肝火旺。癥見經行先期,經量時多時少,色紅或紫,煩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熱。
6頭痛
肝陽上冒,震動髓海。癥見頭角及巔頂掣痛,眩暈煩躁,易怒等。治宜平肝潛陽為主。
7痘痘、斑
肝火上行發于臉,導致臉上容易長痘痘、長斑,膚色暗沉發黃。治宜排肝毒、降肝火。
中醫2招,降肝火,毒素沒了,皮膚好了
⑴一些藥食同源食材可降肝火
葛條可解酒,排諸毒;決明子清肝火明目;枸杞提高肝臟耐受性,抑制脂肪在肝臟堆積;蕎麥增強肝臟解毒功能。它們搭配的枸杞決明子復合液,中醫上常用來食療排肝毒,降肝火,每天飲用可強化肝臟排毒功能,疏肝解郁,排掉肝毒,去肝火,減輕肝臟負擔,有很好的養肝護肝功效。
⑵按摩尺澤穴
位置:尺澤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功效:具有調節肝火、疏通氣血的作用。
方法:用一手的拇指按壓在另一側手臂上的尺澤穴穴位上,每側揉按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