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葛根湯: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棗6g。
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第70頁:我常用此方加減治療頸椎病,五十肩表現為后頭隱痛,項背牽強,肩臂疼痛酸麻等癥者。我的組方如下:葛根15g、麻黃5g、桂枝12g、炙甘草5g、生姜2片、附子6g、姜黃10g、赤勺12g、羌活10g、紅花10g、茯苓15g。
我的實踐:葛根用量常在30~60g,寒濕重者加威靈仙24g。
頸椎病是一種進展緩慢的退行性常見多發性骨疾患,多見于中年以上的人。輕者頭、頸、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現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頸部是頭與軀體聯結的部位,頭部的血液供給大腦及軀體的神經系統,以及飲食、呼吸等生命活動,都需要經過頸部相互溝通。不僅如此,頸部還是頭部活動的樞紐。由于頸部椎骨的協同作用,頭部才能向前、后、左、右轉動,并可以進行仰頭、俯視等活動。正因為如此,頸部很容易受傷,例如:扭傷、落枕。
臨床上常用的治療頸椎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 劑] 葛根25~40克、桂枝、白芍各18克、炙甘草12克、生姜6克、大棗6枚。
[加 減] 局部涼甚加附子;頸項沉困加羌活、獨活;手臂麻木加當歸、川芎、川牛膝;病程較長加天麻、全蝎、地龍;腎虛者加鹿角霜、山茱萸、威靈仙。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劑,20天為1療程。
[功 效] 頸椎病良藥。
[驗 證] 孫,女,53歲,1982年10月5日診。平素膝理不固,兩年前患頸部疼痛,經推拿則緩解,常感遇陰雨寒涼癥加重,漸至頸項強硬,轉動不靈。經用多種中藥癥時輕時重。頸椎片示骨質疏松,生理曲度強直,頸5 、6 、7 椎后緣骨質增生明顯。診時自覺頸部有掌心大小一片發涼麻木;感覺喪失,轉動有響聲,頭后仰則右胸、肩臂到手指沉困麻木,舌淡、苔白潤,脈沉緩。此乃脾腎陽虛,寒阻經絡。
處方:粉葛根25克,山茱萸20克,白芍12克,桂枝、獨活、天麻各10克,炙甘草、附子、羌活、川芎、川牛膝各9克,生姜6克,大棗6枚。連服5劑,每劑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頸部輕松,局部發涼好轉,以其體虛,上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靈脾。服藥1個療程,頸項轉動靈活,體質有所好轉。再用上方加減調治60余劑,諸癥若失而愈。頸椎X線片示生理曲度、骨質增生均好轉,隨訪至今未復發。
【附錄】《經方醫學論壇》:zyd0114 先說一個:借用論壇經驗的葛根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姜黃、海桐皮治療肩周炎效果確實好,吃五天全身舒服,吃十天后搖頭頭不痛,肩頸不緊不酸。患者自己跑去繼續買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