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久坐不動
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也沒有運動習慣,導致臀部放松且被動受壓,長久如此會肌肉僵硬,經絡不通,氣血淤滯。而且久坐傷腰,進而傷腎,腎虛以后表現更加明顯。
二、骨盆不正
坐著喜歡翹二郎腿、或者含胸塌背,歪著屁股向一邊方向做、長期單間背包挎包,或者外傷、懷孕生孩子,都可能導致骨盆不正。骨盆不正也會影響內部臟器、經絡氣血的正常。
三、坐錯地方
自古就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因為冬天的石頭極為寒涼,寒氣重,而血脈得寒則凝;夏天雨水較多,木凳經過太陽一曬,產生濕熱之氣,人坐在上面,臀部很容易受濕熱侵襲。
所以,在疏通臀部經絡時,上面說到致病原因一定要盡量調整,同時再配合一些調理措施,效果更好。
如何疏通臀部經絡
一、臀部刮痧
沿著臀部尾椎骨兩側1.5寸(食指、中指)從上到下刮,然后再臀部外側,也就是我們打屁股針的位置,從上到下刮。刮之前抹上潤膚油或刮痧油,能刮出痧最好,要是出了不痧,刮到皮膚發紅發熱就好,連著刮幾天,經絡刮通后,每周再堅持做一次就可以了。
刮痧其實很簡單的,可以讓家人幫你刮,刮痧板、瓷勺都可以。刮完痧覺得累、頭暈的人,可以喝點紅糖大棗茶,補補氣血。
二、拍打八髎
如果沒人幫你刮或受不了刮痧的疼,那就自己拍拍八髎穴。
每天堅持拍打屁股5~10分鐘,用實掌拍打刺激大,效果更好。實在受不了痛,那就用空心掌,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攏,手指伸直拍。也可以用拍打工具,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為好,沒有絕對的標準,由輕到重。對自己越狠,效果越好,哈哈。

三、按摩環跳、承扶穴
環跳穴,是膽經的經穴,按揉它可以刺激膽經,升發陽氣,驅寒活血、消水腫,防止臀部下垂;承扶穴是膀胱經上的穴位,可以驅除膀胱經的濕氣、疏通經絡,對臀部下垂、臀部及大腿贅肉、臀部松弛都有幫助。
環跳穴

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中1/3與外1/3交界處。
環跳穴位于兩側臀部的正中間偏外側,如果站著臀部繃著勁,兩側臀部最凹陷的地方就是。按摩時指力緩緩下壓,持續3秒后放松,重復50次。
承扶穴

大腿后側臀下橫紋正中點,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承扶穴位于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先垂直壓穴位50次,有酸脹感后,接著用指力向上勾起1分鐘。